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1日,一位網友在宣城市政府網站上提出《關于加快發展宣城經濟的建議意見》。
建議中表示:您好!我是研究生在讀學生,一直以來對家鄉宣城的發展滿懷期待。不負眾望,宣城市2020年GDP總額突破1600億元大關,增速超4%,穩居全省前列。但縱觀全市,個人認為教育、科技創新和市政規劃還有待提升。
例如,教育方面,我建議,利用長三角協同發展優勢,引進外省或省內大學資源,再設一所三本院校或將宣城職業技術學院與其他職業學校合并,組建宣城學院。
科技創新方面,我建議宣城還是最好把重心從房地產投資轉移至科技創新上來,例如,可以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外省,特別是南京、蘇州、無錫等較大城市的科技創新企業落戶宣城,加快家鄉經濟發展。
市政規劃方面,我雖然不是專業人士,但通過觀察發現,如若想快速發展,一個行政區域或許已經滿足不了宣城的發展了,建議撤銷涇縣等臨近縣,劃為宣城市下轄區,或設立宛陵區或者敬亭山區,從而加速宣城整體發展速度和質量!望采納,感謝!
宣城市發改委當天下午就給予了回復。
回復稱:
(一)在發展高等教育方面,我市“十四五”規劃提出,要支持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建設中國一流大學(特色)和世界一流學科,增設宣城發展急需的專業和專業群。支持宣城職業技術學院建成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和申辦本科專業,創建宣城職業技術大學。支持皖南醫藥衛生學校創建醫藥衛生高等院校。積極引進高校在宣辦學或設立分支機構。鼓勵創建民辦應用型本科院校。
(二)在發展職業教育方面,我市“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加快發展職業教育聯盟,啟動安徽工業技師學院建設。
(三)在科技創新方面,我市“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加快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加快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構建具有宣城特色的區域創新體系。提出到到2025年,研發投入占比達到3%,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000戶,新增“科創飛地”不少于3個,省級以上創新平臺突破400家,建成大院名校公共研發平臺不少于10個。
(四)在行政區劃調整方面,我市“十四五”規劃提出,要積極有序推進行政區劃調整,促進擁有優勢資源的區縣毗鄰區域規劃統籌、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管共治,進一步拓展新發展空間。目前,民政、規劃等相關部門正在開展前期調研。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