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統計微信號消息:2020年,面對“疫情、汛情、世情”疊加的復雜局面,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我省精準穩妥推進復工復產,深入開展“四送一服”專項行動,工業生產穩步復蘇,實現了增速逆勢進位、動能加快轉換、效益持續改善、活力穩步提升的良好態勢,在大戰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1.生產增速居全國位次前移。2020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比全國快3.2個百分點,居全國6、中部第1位,位次比上年均前移4位。縱觀全年,隨著各項“六穩”“六保”政策舉措的落地見效,我省工業生產恢復勢頭明顯強于全國,增速由一季度下降5.3%、上半年增長2%、前三季度增長3.9%升至全年的6%,其中11月份、12月份連續2個月保持兩位數以上增長,增幅分別達12.5%和12%,創“十三五”時期最好水平。全省40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26個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由一季度的27.5%、上半年的52.5%、前三季度的60%升至65%。全省工業產能利用率由一季度的68%、上半年的70.7%、前三季度的73.2%升至全年的74.7%。重點行業,電子信息、汽車、石油加工、化工和煤炭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22.4%、15.3%、14.2%、13.5%和8.1%,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62.5%,上拉全省工業增幅3.8個百分點。
2.新產業逆勢上揚。2020年,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6.4%,增幅比全省高10.4個百分點,創201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上拉全部工業增幅6.5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9.8%,比全省高13.8個百分點,創2019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上拉全部工業增幅2.1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8%,比全省高12.5個百分點,創2018年10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上拉全部工業增幅6.5個百分點。與此同時,新增企業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2.9個百分點。主要新產品,太陽能電池、服務機器人、微型計算機、光纖和集成電路等產量分別增長78.1%、55%、37.4%、26.3%和13.5%。
3.企業效益持續向好。2020年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996.3億元,增長2.9%,比全國高0.5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5、中部第3位。其中11月份實現利潤276.1億元,增長22.3%,創2019年4月份以來月度最高水平。營業收入利潤率由一季度的4.2%、上半年的5.3%、前三季度的5.6%升至1-11月的6%,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由85.9、86.2、85.9降至85.3元。虧損企業連續9個月減少,11月末減至2485戶,虧損面降至13.5%。
4.發展活力不斷增強。2020年,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6.6%,比全部工業增幅高0.6個百分點,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由上年的32.7%升至35.6%。大中型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8.7%,高2.7個百分點,貢獻率由71.5%升至80.6%。與此同時,千億、百億企業取得突破。產值超10億元的企業達473戶、比上年凈增25戶,超100億元的企業達32戶、比上年凈增6戶,超1000億元達2戶、凈增1戶;產值總量前50戶的企業增加值合計增長14.8%,對全部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由上年的24.4%升至62.2%。
2020年工業經濟的快速恢復為2021年增長打下堅實基礎。但當前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國內疫情防控壓力加大,不同地區、行業、企業發展存在較大差距,“兩金”占比仍然偏高,工業投資持續下降,合肥、蕪湖等市新增企業增長乏力,工業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仍面臨一定壓力和挑戰。
下一步,一要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監測,密切關注行業運行態勢,主動跟進幫助企業解決各類問題,推動重點企業擴大生產,全力穩定重點行業增長態勢。二要精準幫扶小微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督促各地加強停產半停產企業跟蹤推進,協調解決流動資金不足、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貸款難等問題,解決企業在擴大產量和產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困難。三要進一步強化工業招商引資和投資,特別要加大制造業招商引資和投資建設力度,努力推動更多工業投資項目落地建設,為工業后續穩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