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年來,學區房價格一路走高,合肥部分學區房今年漲幅驚人,甚至翻番,讓很多家長望而卻步,焦慮情緒不斷蔓延。家長有必要斥巨資為孩子買學區房嗎?如何才能給學區房降溫?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采訪了多位省人大代表、省政協委員,聽聽他們怎么說。
省人大代表、合肥師范附小教育集團理事長張紅:
好的家庭教育比買學區房更重要
“教育‘劇場效應’助推了高價學區房。”省人大代表、合肥師范附小教育集團理事長張紅一針見血。
家長追逐學區房完全沒有必要
“我曾經看過一份調查報告,中國家長整體上處于比較焦慮的狀態,其中小學和幼兒階段家長焦慮指數最高,過半數家長因為學區房焦慮,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是家長最為焦慮的問題。網上流傳一句話‘不談學習,母慈子孝,一談學習,雞飛狗跳’。”在張紅看來,過于急躁和焦慮是現今家長們的普遍心態,太害怕落后,怕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于是花大把錢購買學區房,上了學則希望得到老師的特別關照,座位想要最靠前的,同桌希望是最優秀的,放了學還會特意給小孩找名師輔導,上各種補習班,導致了教育“劇場效應”愈演愈烈。
“學校之間確實有差異,但我覺得合肥市在推進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方面整體很不錯了。”張紅坦言,合肥市近年來通過集團化辦學等舉措,推進集團學校實行基本同步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在教育教學計劃制定、教育教學評估、教育教學常規檢查、教育教學進度、教研活動、教學質量評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等方面協調一致、同步推進,實現優質課程資源和教育教學管理經驗共享。
張紅說,家長買學區房,重視的是教育資源 — —說具體一點,就是師資水平。在這方面,合肥市包河區教體局已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共享教師模式,并推動集團內部骨干教師柔性流動。合肥師范附小教育集團還探索集團招聘的新教師在理事長學校接受為期1~2年“首站式培育”的模式,通過一系列舉措,加快教師專業發展,促進中青年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培養適應未來的卓越教師, “基本上在家門口就有好學校上了;教育也從有質量到高質量,離優質均衡的目標更近了。”
上哪個學校不如家庭教育重要
關于高價學區房,張紅認為家長要理性看待。
學區房熱也來自于一些商業機構、學校的炒作,甚至一些房地產公眾號在招生季就會推出所謂的學校排名。這種炒作破壞了教育的生態,對高價學區房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家長追逐學區房過于盲目,完全沒有必要。”張紅說,很多家長采取把孩子成才押寶在學區房上的瘋狂做法,實際上是過分看重了學校環境,卻忽視了家庭教育和孩子自身努力的作用,忽視了孩子自身的特點。很多家長以為,孩子一旦進了熱門學校,就等于為將來成才加上了一把保險鎖,想讓孩子在成才路上省點事、走捷徑,可教育是想省事就能省事的嗎?如果家長認識不到自身的責任,即便孩子進了熱門學校,能否成才恐怕也是個大問號。
在和一些家長交談時,張紅聽到一些家長說得最多的就是: “我為你提供了優質學區房、為你花錢補課,上各種興趣班,為你提供最好的資源,對得起你了,再學不好就是你自己的事了。”在她看來,這也是不負責任的想法。殊不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在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中的地位舉足輕重。父母的價值觀、道德觀、人生觀,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及處理事情的態度和習慣等,都對孩子有重要影響。
“孩子喜歡,才能學得更好。”張紅認為,家長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改進家庭教育上。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發現孩子的興趣。
“其實每個父母也都知道,孩子總歸要離開我們,走上社會,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創造自己的人生。為人父母的終極使命,其實是培養出適應社會的孩子。”張紅說。
省政協委員、安徽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陳飛翔:
建議政府出臺細則控制房價
最近合肥學區房房價漲幅過快的現象也引起了省政協委員陳飛翔的關注。
“近一段時間確實出現某些地段某些區域房價大幅上漲,有的二手房交易當天甚至臨時加價,這些樓盤多是重點學校學區房。”陳飛翔說,合肥出現學區房價格漲幅過快,是教育、房地產兩大因素疊加導致。除從教育方面著手,也要推動房地產回歸民生屬性,他建議政府要出臺細則控制高房價,真正將房地產調控落到實處。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陳飛翔認為,盡管政府也出臺了很多政策和措施,但仍有很多市民抱著投資的心態購買學區房,加劇了房價的進一步上漲。從而給真正剛需購房者帶來了購房的壓力,也不利于合肥留住人才,不利于城市未來發展。 “房子的第一功能是使用,投資是第二位的,房子是不能用來炒的,一些市民要減少非理性投資,不要盲目跟風購買學區房投資。”
陳飛翔表示,對政府來說還需要加大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力度。 “對于控制房價,這些年政府也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并不理想。”陳飛翔認為,房價問題是個很大的民生問題,政府應通過金融、土地、公益性保障住房、政策法規等一系列措施,果斷出手遏制不斷上漲的房價,真正將房價控制下來。
省政協委員孟行健:
不能把學區房當成“搖錢樹”
近年來涉及民生被炒得較熱的話題是可能取消學區房的單校劃片資格,采用與多校劃片相結合的方式,動了一些有學區房資源的人的奶酪,成為社會熱點。省政協委員孟行健認為,房產本來過熱,學區房更是一房難求,被炒得過熱,違背了商品價值的本質。 “這種爭奪資源的方式是一種社會病態,成了部分有錢或有資源人的游戲,普通大眾只能聽天由命、望洋興嘆。這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平等、公正的理念。”孟行健說。
在孟行健看來,義務教育采用就近入學的本意只是為了方便孩子讀書。但學區房單校劃片的政策慢慢扭曲了這個本意,失去了教育的公平性。孟行健表示,家長們應該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對孩子的引導和培養上,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第一任老師。他同時認為,教育部門應公平地匹配教育資源,加強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使得教育資源做到均衡, “無論是政府還是地產商、購房者都不能把學區房當成‘搖錢樹’,相信只有這樣,義務教育才會回歸本真。”
倪致遠 李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葉曉 徐琪琪 余康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