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16日,淮南市首屆鳥類攝影展在淮南市博物館展出,本次展出的100幅精美作品集中反映了淮南種群豐富的鳥類世界,是該市生態文明建設成就和良好生態環境的一次光影藝術展示,同時也提高了大市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
淮南市地處皖北平原,生活著160多種鳥類,有著豐富的鳥類資源,具有適應性較強、廣布種較多的特點。淮南市國家重點保護或珍稀瀕危鳥類較多,主要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白頭鶴、白枕鶴、東方白鸛;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白琵鷺、小天鵝、鴛鴦、黑耳鳶、雀鷹、日本松雀鷹、白尾鷂、鵲鷂、游隼、紅隼、小鴉鵑等。
近幾年,隨著淮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瓦埠湖、蔡城塘、淮河灣濕地、大通濕地等地都出現了大量的珍貴鳥類。據淮南市愛鳥協會會員觀察,在蔡城塘越冬的天鵝就有580多只,白琵鷺近百只,白鷺、蒼鷺、鸕鶿及各種鷸類鳥種數百只,大雁、斑嘴鴨、綠頭鴨等1000多只。在大通濕地,每年有200多只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鴛鴦在此過冬,鴛鴦全球數量僅20000只左右,這么大的種群在淮南過冬,在整個華東地區都很少見。
“淮南市近期發生了天鵝非正常死亡案件,希望能通過這次鳥類攝影展,向廣大市民普及愛鳥護鳥知識,提高大家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一起參與到保護野生動物行動中來。”淮南市愛鳥協會會長陳斌介紹,此次展出的作品飽含了淮南市愛鳥人士和攝影師們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汗水,其中20幅精美的鴛鴦作品組成“美麗鴛鴦在淮南”專題,向廣大市民展示淮南鳥類的多樣性和唯一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安浩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