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智能汽車是全球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近日,安徽省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聯合印發《安徽省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實施方案》,到2025年,安徽智能汽車技術水平將進入全國第一梯隊,智能汽車應用基礎設施環境將覆蓋更多城市。
五年內形成3至5家智能汽車整車企業
記者了解到,“十三五”以來,安徽汽車產業取得蓬勃發展,整車企業具有一定的智能汽車產品競爭力,零部件企業已覆蓋感知、決策、執行、人機交互等多個領域,高校院所在關鍵技術儲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全國領先,發展智能汽車具有優勢。2019年全省新能源汽車銷量占全國銷量超10%。
面對新一輪變革,安徽把智能汽車作為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按照方案,到2025年,在人機交互、新型電子電氣架構、環境感知與控制、智能芯片等領域及整車集成應用技術取得重要突破,技術水平進入全國第一梯隊。到2030年,在環境感知、人機交互、智能決策及系統集成應用等領域形成國內領先優勢,部分技術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同時,到2025年,智能汽車研發創新、設計制造、出行服務產業集群基本建成,形成3—5家智能汽車整車企業和若干家智能汽車業務規模超過10億元的零部件企業。到2030年,在中高級智能汽車領域實現從測試示范向商用化應用轉變,智能汽車新車市場占有率國內領先。
逐步對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
2020年9月,安徽首條自動駕駛汽車5G示范線在合肥市包河區開通,全長4.4公里的線路引來不少市民體驗。這條示范線2021年將增至150公里。
根據方案,安徽將支持合肥、蕪湖、安慶、池州、宣城等地建設智能汽車測試示范區,開展城市級智能汽車規模化、綜合性應用試點。將封閉測試場作為核心發展區域,逐步從特定的典型、簡單測試場景向非特定、復雜測試場景擴展,從封閉場地測試逐步向公共開放道路測試過渡,形成集虛擬測試實驗室、封閉測試場、半開放測試道路、開放測試道路于一體。
為了配合智能汽車發展,基礎設施也將配套建設。根據方案,安徽將分階段、分區域推進道路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標準化建設,完成交通信號、交通標識標線、道路視頻監控等設施智能化改造。
同時,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形成數據共享和大數據服務機制。建設覆蓋全省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
到2025年,多級別、多場景的智能汽車測試和智能交通示范路網設施環境基本建成;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基本實現全覆蓋,“人—車—路—云”高度協同的智能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到2030年,形成覆蓋全省大部分地市的智能汽車應用基礎設施環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碧琦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