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中共黃山市委第十二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黃山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其中,明確提出要“優化空間布局,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圍繞打造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市域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力爭到“十四五”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
“建議”明確,要全面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堅持把黃山市中心城區(注:屯溪區、黃山高新區、徽州區)建設放在大交通便捷、一體化發展的新背景下考量,圍繞強化宜居功能、集散功能、樞紐功能這一主線開展工作,打造長三角重要集散地和休閑旅游目的地。著眼于長遠發展,提升老城區、拓展城西片區、規劃建設新空港片區,加快互相比鄰的屯溪、徽州區、休寧縣、歙縣同城化步伐,依法穩妥適時調整行政區劃,構建以中心城區“一環三片”為核心、涵蓋休寧縣和歙縣的“大主城區”格局,形成統一規劃、聯動發展的南部城鎮群。
堅持城市有機更新,鞏固“城市雙修”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優化城市社區規劃布局,加強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和美麗社區提檔升級,提高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質效,實施一批補短板、強功能的重點項目,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推進城市管理網格化、精細化。對標國際旅游城市標準,實施城市能級提升工程,加快城市購物、娛樂、休閑設施建設,依托60平方公里城市“綠核”,規劃建設高品質城市森林公園,打造城市新地標。注重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嚴格保護和活化利用,保持和延續徽風徽韻的傳統格局,塑造精巧、雅致、生態、徽韻、智慧的城市特色。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全面落實上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多規合一的市縣鄉三級國土空間規劃和專項規劃、詳細規劃,建立健全統一的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優化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和公共資源布局,嚴格執行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科學利用各類空間資源,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制定主體功能區保護辦法和保護指標,強化對各類主體功能區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與考核。加強規劃體系建設并監督實施,強化用途統籌協調管控,對一時看不準的空間區域科學“留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