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8 年4 月22 日,六安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民警黃磊與其他11 名隊友組成的中國第七支(安徽)赴南蘇丹維和警隊,抵達南蘇丹首都朱巴。300 多天里,黃磊在矛盾錯綜的聯合國任務區,始終戰斗在一線,堅守了整整一年,在遠離祖國的萬里之外,他用忠誠鑄就警魂,用實際行動捍衛著中國維和警察的風采。
黃磊和南蘇丹兒童合影。(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接受40個科目培訓
今年36 歲的黃磊現任六安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三大隊副大隊長,從2007 年進入警隊成為一名特警隊員,黃磊對工作一直是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作為一名特警,能成為六安市首位維和警察,遠赴南蘇丹任務區參加聯合國行動,重重考驗可想而知。從2016 年選拔開始,黃磊就主動請纓,并一直積極準備聯合國甄選的各項考試,從英語到射擊、駕駛、特種設備技術等。2016 年12 月,黃磊以優異的成績,通過安徽省公安廳舉辦的初訓考核。
2017 年3 月至7 月,黃磊在中國維和警察培訓中心,系統地接受了聯合國維和業務、維和任務區形勢、人權及國際法準則、野外生存、戰地救護、熱帶病防治、英語、駕駛、射擊等40個科目的專業培訓,最終順利通過聯合國維和警察甄選考核,取得聯合國維和警察資質。黃磊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回憶,在培訓期間,每天的考卷都很多,而且還有各項訓練,一關不過就淘汰,壓力確實很大,“雖然過程十分不易,但最終能成為一名維和警察,遠赴萬里執行任務,展現六安警察風采,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危險時時相伴
聊起對南蘇丹的第一印象,黃磊的言語中吐露出一些不可思議。他告訴記者,維和警察住在聯合國提供的一個大院里,宿舍跟集裝箱房很相似,由于戰亂頻繁,慢慢就習慣了枕著槍聲入睡。“我當時負責維持難民營治安,有早、中、晚三班,每周輪換一次,早班6小時、中班5小時、晚班13小時。”黃磊說,自己和隊友負責難民營門崗執勤、內部巡邏、武器禁區軍警聯合巡邏以及朱巴城區巡邏等。由于難民營內人員來自不同派系,政治背景復雜,常有難民攜帶違禁物品,甚至有人將槍支、爆炸物藏在身上和隨身衣物內,維和警察的人身安全面臨很大威脅。
“由于語言上不通,有的難民會故意刁難,甚至用木棍威脅、挑釁。”黃磊說,一些難民不懂英語,無法交流,偌大的難民營里住著不同的部落,關系比較復雜。
黃磊向記者回憶,2018 年8 月13 日上午,他完成了第一輪執勤任務,從1 號難民營換防到3 號難民營,在進入3 號難民營沒多久,狀況突然發生,在離門崗不遠處的地方,有人開始互扔石頭,之后潮水一般的人群拿著砍刀、長矛、棍棒從四面八方沖向門崗,面對這種緊急情況,他第一時間拿起對講機上報。
“當時不害怕那是假的,但自己必須保持鎮定。”黃磊說,當時維和警察和防暴隊員們用雙手和身體死死擋住鐵門,鐵門在人群的擠壓下開始變形,雖然和對方語言不通,但黃磊和在場的維和警察一直在盡力勸說激動的人群放下刀具、棍棒。黃磊說,當時他們能做的就是死守人行通道,隔離現場人群,不能鳴槍,不能偏袒,否則容易激化矛盾,最終攜帶武器的防暴隊終于抵達,和黃磊他們一起將現場人群隔離開來,“堅守是維和警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劉小川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魏鑫鑫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