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人民政府網消息:經安徽省委、省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實施意見》(皖政辦〔2020〕22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從積極拓寬靈活就業發展渠道方面,提出鼓勵引導個體經營、有效增加非全日制就業崗位、大力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等3項具體措施。
鼓勵引導個體經營
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便捷高效的咨詢、注冊服務。全面推行個體工商戶簡易登記和“智能審批”,實行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申報承諾+清單管理”登記,有效釋放場所登記資源。
引導勞動者以市場為導向,依法自主選擇經營范圍。鼓勵勞動者創辦投資小、見效快、易轉型、風險小的小規模經濟實體。支持發展各類特色小店,完善基礎設施,增加商業資源供給。
對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退捕漁民、包括零就業家庭成員在內的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給予創業擔保貸款、稅收優惠、創業補貼等政策支持。
對10萬元及以下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以及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或信用社區(鄉村)推薦的創業項目,獲得設區的市級以上榮譽稱號的創業人員、創業項目、創業企業,經金融機構評估認定的信用小微企業、商戶、農戶,經營穩定守信的二次創業者等特定群體,免除反擔保要求。
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其他創業擔保貸款逐步降低或免除反擔保要求。
有效增加非全日制就業崗位
落實財政、金融等針對性扶持政策,推動非全日制勞動者較為集中的保潔綠化、批發零售、建筑裝修、家政服務等行業提質擴容,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增加就業崗位。
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善養老、托育等服務設施,補齊社區服務短板,促進靈活就業。
圍繞社區人群、社會救助群體、貧困人口、農村留守人員等重點人群,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組織實施全省“江淮社工行動”、“三社聯動”試點等省級品牌項目。
完善養老服務業發展政策,培育發展養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鼓勵養老機構開發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和社工崗位,增強養老、托幼、心理疏導和社會工作等社區服務業的吸納就業能力。
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大力支持新就業形態發展
實施包容審慎監管,支持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加快培育線上新零售、移動出行、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在線娛樂等新業態新模式,鼓勵建設智慧醫療、智慧旅游、智慧零售等應用場景及數字社區、數字市場等載體,積極培育本地電商直播人才,為勞動者居家就業、遠程辦公、兼職就業創造條件。
推廣應用制造業“雙創”平臺,培育一批基于互聯網的制造業新模式新業態。
發展“夜間”經濟,推動夜游、夜娛、夜食、夜購、夜宿系列產品開發;發展“鄉間”旅游,積極開發旅游民宿、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等產品。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名鎮、名村和休閑旅游示范點,培育一批“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示范基地。
加大數字化、沉浸式、互動性文化旅游項目設計,推動線上旅游產品宣傳營銷和VR旅游產品開發推介。
合理設定互聯網平臺經濟及其他新業態新模式監管規則,鼓勵互聯網平臺企業、中介服務機構等降低服務費、加盟管理費等費用,創造更多靈活就業崗位,吸納更多勞動者就業。
調整優化支持網約車發展的相關政策,做好網約出租車線上服務能力認證服務工作。
強化網絡市場監管執法,為培育壯大新興消費增長點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實施意見》主要創新點
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的《關于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實施意見》政策解讀指出,《實施意見》主要創新點有三個方面:
一是支持引導勞務市場或零工市場建設。發揮勞務市場或零工市場在促進多渠道靈活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對運營管理規范、成效突出的勞務市場或零工市場,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20-30萬元一次性補助”。
二是將退役軍人、退捕漁民納入政策支持范圍。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特別是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將退役軍人、退捕漁民納入靈活就業政策支持范圍。
三是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服務。加強政策引導,鼓勵經營性人力資源機構通過開發靈活就業小程序、信息系統收集發布就業崗位、幫助重點群體就業。根據發布崗位數、幫助重點群體就業人數等,由就業補助資金給予支持。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