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1 月18 日,六安市市民李娟(化名)騎著電動自行車出門,卻不小心摔了一跤,致十級傷殘。李娟認為,自己摔跤的原因是當天的灑水車在低溫天氣下,仍違規灑水造成路面結冰,導致車輛打滑摔倒。李娟與六安市環衛處就受傷賠償問題協商未果,一紙訴狀將對方告上了法庭。該案經過一審、二審,日前,六安市中院二審判決六安市環衛處擔責50%,賠償李娟各項損失合計7萬余元。
女子騎車摔跤受傷
李娟,今年45歲,是一名從事服裝經營的個體工商戶。2019 年1 月18 日,天氣晴朗,早上6 點多,李娟騎著電動自行車出門,當她沿著六安市梅山路騎行至梅山南路橋南頭左轉彎時,不小心摔了一跤。這一跤,讓李娟摔得不輕。
受傷后,李娟被送往六安市人民醫院治療,住了12 天院,出院時,被診斷為左脛骨平臺骨折和左膝外側副韌帶損傷。
事后,經鑒定,李娟因外傷致左脛骨平臺骨折塌陷,導致左膝關節功能喪失25%以上,符合“分級標準”十級傷殘。李娟表示,自己騎車摔倒是因為路面結冰、車輛打滑造成的。事故發生后,李娟的丈夫還通過市長熱線反映了該問題,六安市環衛處接到問題后,主動與李娟丈夫取得聯系,雙方均表示愿意在交警部門主持下,共同協商處理好此次事故。六安市環衛處還出借30000 元給李娟用于前期治療。
但雙方就賠償事宜,協商未果,于是,李娟將六安市環衛處告上了法庭。
李娟認為,自己受傷的主要原因是六安市環衛處的灑水車違規灑水,致地面結冰。“案發當天及前幾天均是多云、晴天,沒有下雨,路面結冰的水從何而來?顯然是灑水車灑水行為導致。”
為此,李娟還提交了一份證據顯示,當日其摔倒時,六安市城區實時氣溫為-0.3°C,淺層低溫(0 米)為-1°C。盡管《六安市城管局城市管理標準環境衛生》有“最低氣溫為2°C 以下時暫停灑水工作”的規定,六安市環境衛生管理處仍進行灑水作業。李娟認為,這屬嚴重的失職行為,給行人通行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環衛處賠償7萬余元
一審法院認為,被告六安市環衛處在涉事路段進行了灑水車作業,李娟在騎行電瓶車經過該路段時,因路面結冰而滑倒受傷及車輛受損,該起事故的發生應當與環衛處灑水行為、李娟的駕駛操作,具備因果關系,因此,關于李娟因該起事故造成的損失應當由雙方按照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本案中,李娟作為電瓶車的駕駛者,在行至涉案路段時應當可以觀察到路面情況,以采取合理、安全的方式通行該路段。事故發生路段位于冬季易于結冰的橋頭位置,李娟在駕駛非機動車進入機動車道后進行轉彎時,未能及時觀察路面結冰情況而采取安全的通行方式應當是本起事故發生的重要因素。
六安市環衛處作為涉案灑水作業車輛的主管部門,在事故發生當日天氣不滿足其制訂的管理標準中關于灑水作業要求的情況下,未能履行其應當負有的監管職責,從而放任了其下屬灑水作業部門的違規灑水行為,且在行灑水作業后,亦無證據顯示灑水作業部門對灑水路段,特別是對橋面等易結冰路段采取合理的提醒注意義務,亦是造成本案事故的因素之一。但同時應當考慮到,六安市環衛處作為擔負城市環境道路清掃、垃圾清運等工作職責的公益服務性事業單位,過分苛責其在從事公益事業中應當承擔安全注意義務,將極大損害其從事公益事業的積極性和正當性,也不利于城市環境的有序改善和美化,因此法院根據雙方在本起事故中的過錯程度,酌定由六安市環衛處承擔李娟相應損失的30% 的賠償責任,即賠償李娟各項損失為41556.99元。
李娟與六安市環衛處對一審判決結果均不服,提出上訴。
六安市中院日前審結了此案,六安市中院認為該案中雙方的過錯程度相當,原審法院認為李娟應負主要責任,明顯失當。經綜合分析認定,雙方各擔責50%。遂判決六安市環衛處賠償李娟各項損失70314.15 元,扣除此前借款3 萬元,實際再支付40314.15元。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星級記者朱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