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隱蔽的出租房里,多種三無產品正通過“直播帶貨”渠道,被推銷給各地用戶。11月23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了解到,日前,蚌埠市場監管部門查獲有疑似直播帶貨且涉嫌銷售假貨行為的一起違法案件。據悉,目前此類“直播帶貨”售假案件在安徽省尚屬首例。
出租房里“直播”帶貨“三無”產品
據悉,執法人員在出租屋內查獲正在分裝的不粘煎鍋以及大量已包裝、未完全包裝的不同品牌標識的產品和相關直播設備。“當晚去檢查的時候,最先看到該出租屋內有人正在將不粘鍋等產品進行裝盒,現場散落著已經包裝好的產品和還未來得及分裝的產品,還有很多不同品牌的包裝盒、包裝箱等。”該市市場監管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袁猛介紹。
執法人員在出租房樓上看見一個已經布置好的直播現場以及燈光、話筒等直播工具。“在對場所內物品進行檢查發現,一部分產品屬于沒有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合格證的‘三無’產品,還有一些產品的包裝盒信息與產品不符,屬疑似假冒偽劣產品,以及部分可能涉及商標侵權的產品。”
經查,當事人利用“快手”平臺賬號進行直播帶貨,涉嫌銷售“三無”日化用品,少量的智能小機器人等假冒偽劣產品。執法人員當場對涉案場所進行了查封,并將對涉案當事人做進一步調查。據了解,目前此類“直播帶貨”售假案件在安徽省尚屬首例。
“行規”出臺 約束直播業
近年來,以“直播帶貨”為主的互聯網電子商務新業態滋生了假冒偽劣、虛假宣傳、交易數據弄虛作假等一系列問題,針對“直播帶貨”亂象,一系列“行規”陸續出臺。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對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的三大主體即網絡平臺、商品經營者、網絡直播者的責任進行梳理,分層次進行責任劃分。同時,這份《指導意見》還要求,要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涉及擅自刪除消費者評價等電子商務違法、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正當競爭、產品質量違法、侵犯知識產權、食品安全違法、廣告違法、價格違法等8大違法行為,并明確應依據相應的法律予以查處。
“為貫徹落實好《指導意見》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蚌埠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將針對此新型案件涉及的法律規制問題進行研判,對此案相關涉案主體及違法違規網絡經營活動進行查處,并加大了監管稽查力度,此次行動給予了網絡直播售假有力的打擊。”袁猛表示。
曹夢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