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11月13日從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刑警二隊了解到,警方利用現代技術進行研判,今年7月份以來成功破獲侵財類積案41起,抓獲嫌疑人23名。其中,還有一起發生在10年前的盜竊積案。
2010年12月18日,楊某潛入到淮南小敏(化名)家中,盜得現金和玉器等,總價值2萬余元。案件發生后,警方通過偵查鎖定到楊某進入小區的一段影像,分析楊某是盜竊嫌疑人,但由于當年技術有限,始終未能確定楊某真實身份,讓其一直逍遙法外。
3年前,楊某改邪歸正,在蚌埠一家公司打工,靠掙工資為生,同時也抱著僥幸心理,認為當年在淮南犯下的案件早已石沉大海,警方不會再找到他。然而,楊某萬沒想到,淮南警方在今年重拾當年積案,利用現代技術認出蚌埠人楊某就是當年盜竊小敏家的嫌疑人,民警在蚌埠將其抓獲。11月10日,楊某因盜竊被警方起訴到檢察機關。
“今年7月份以來,我們針對歷年未破的侵財案件開展回頭看工作,利用現代技術進行研判,破獲侵財類積案41起,抓獲嫌疑人23名。” 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刑警二隊隊長張建介紹,這些人出來混,盡早要還的。
記者了解到,7年前,陶某曾因吸毒花光手里的錢后,為搞錢吸毒,走上盜竊道路。2014年3月7日,在淮南江城小區盜竊一輛電瓶車,由于警方當年技術有限,未能及時鎖定嫌疑人身份破案。2年前,陶某戒毒后,為了徹底擺脫吸毒圈子,到外地打工為生,每月收入5、6千元,對于當年的犯下的案件,也是抱著僥幸心理逍遙法外。今年7月12日,民警終于通過技術手段認出陶某就是盜竊嫌疑人,在蕪湖將其抓獲歸案。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安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