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警方消息:10月3日7點,家住來安縣半塔鎮王集村的林某,騎著電動自行車從早集返程。他路過一田地時,發現路基旁的小麥田里側臥一人。心生疑惑的林某停下車,伸長脖子喊道:“唉,老鄉,老鄉,怎么了?” 見無人應答,他又繞到那人的面前,只見其滿臉血污......
接到報警,半塔派出所以及刑警大隊民警迅速趕往事發現場。在現場,民警發現當事人已死亡。事發地點離最近的農村街道乘車需10分鐘,步行要半個多小時。民警在死者身旁草叢里發現了一個未被打開的黑色錢包。經核實,死者名叫魏某,河南人,目前在來安務工,而錢包正是其所有。
重重疑點撲朔迷離面對案件的種種疑點,來安縣公安局立即成立“10·03”專案組。隨著調查的深入,死者在來安的人際關系和生活軌跡也逐漸清晰起來。魏某是暫住在本地的務工者,生活軌跡相對單一,和同事們的相處十分融洽。謀財害命、因仇結怨的被害因素一一被排除。
就在調查陷入困境時,參與現場勘查的民警在事發路基旁的泥土里,發現了如黃豆般大小的疑似車輛殘片。會不會是交通肇事?會不會是偽造成交通事故的刑事案件?一瞬間,各種猜測在交管民警的腦海中閃過。
隨后,專案組迅速組織警力,對事發路段的周圍再次組織了一次地毯式的搜索,并擴大了搜索范圍。很快,一塊、兩塊、三塊……越來越多的車輛殘片在現場被發現。而當天傍晚,尸檢報告也驗證了民警的判斷。死者全身多處粉碎性骨折,死因為顱腦遭撞擊后死亡,死亡時間在10月2日21時至23時左右。
水落石出真相浮現
在調整了偵辦方向后,來安縣公安局交管大隊組織精干警力,兵分兩路,全力還原被害人當晚的出行軌跡,并逐一排查嫌疑車輛。
很快,民警在事故路段附近和當地機械廠、賓館附近監控里發現了被害人的身影。與此同時,排查嫌疑車輛的小組也傳來了好消息,經鑒定,車輛殘片分別來自車大燈和車保險杠。更重要的是,在車輛殘片上發現的白色物質經化驗為油漆,嫌疑車輛極有可能是一輛白色汽車。
找準了偵查方向,民警對事發周邊的所有監控進行調閱。10月2日,正是國慶、中秋假日時,在總計長達百小時的視頻資料中,民警發現當晚途經事發路段附近的車輛就多達112輛。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排查,三輛白色小轎車成為民警重點偵查的對象。而通過進一步排查車輛的行駛軌跡,民警發現其中一輛牌照為蘇A的7座家用白色轎車,在當晚之后就失去了繼續行駛的行車軌跡,可疑性陡然增加。
10月5日上午,專案組的交警們一刻也不敢耽擱,通過車牌信息鎖定車主,并迅速趕往車主家中。當家住半塔鎮的劉某看到民警來到自家門前時,早已惶惶不可終日的他,頓時失魂落魄地跌坐在了門檻上。
犯罪心虛肇事逃逸面對民警的詢問,心理防線早已崩潰的劉某如實坦白:10月2日夜,劉某和幾個工友在南京六合區聚餐,席間他喝了不少白酒。餐后,不顧他人阻攔,劉某執意駕車載著工友返回半塔,在途經事發路段時,將正在路上步行的被害人魏某撞下路基。由于事發路段光線昏暗,加之酒后駕駛違法心虛,劉某沒敢下車查看,而是選擇了肇事逃逸。
當晚,回到家后的劉某,發現車輛的右前側車燈、車窗和保險杠均發生了破損,并刻意向家人隱瞞了事故。然而,當第二天他得知,其行駛路段有人死亡時,頓時慌了神,憑借著對當地路況的熟悉,他避開監控,于當晚將事故車輛連夜開到了南京的親友家藏匿,并準備盡快送去維修。
10月5日晚,為了防止車輛被維修后失去證據,民警立即押解著劉某趕往南京,并最終找到了還沒來得及修理的肇事車輛,經現場比對,所有的事故痕跡全部吻合。至此,歷經60個小時,這起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成功告破。
目前,劉某已被采取刑事強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