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因經營不潔的食品,多名學生食用后腹痛、腹瀉,馬鞍山市一家學校食堂的經營企業被罰10萬元,其食堂主管個人也領到了7.92萬元的行政處罰。11月1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獲悉,日前,馬鞍山市市場監管部門公示了該案件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多名學生出現腹痛、腹瀉 疾控部門確認食堂食品受污染
今年9月17日,馬鞍山市市場監管局局接到報告稱:自9月16日晚起,馬鞍山市星光學校多名學生出現腹痛、腹瀉等癥狀。隨后執法人員立即前往現場進行檢查,經該校食堂主管范保玉確認,上述情況屬實。
9月23日,馬鞍山市市場監管局收到馬鞍山市雨山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關于馬鞍山市星光學校一起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結案報告》,根據該報告確認:在標本中分離出致瀉性大腸桿菌,毒力基因型別主要為EAEC和EPEC;在食堂16日中餐和晚餐食品留樣標本中醬鴨核酸檢測陽性、小雞腿和莧菜菌株分離陽性。
同日,該局對本案進行立案調查,經調查確認:1.馬鞍山市港口餐飲有限公司通過招標取得了馬鞍山市星光學校[即馬鞍山經開區教育園區(星光學校)]食堂的經營權。該食堂的管理人員、廚師等員工,均是由馬鞍山市港口餐飲有限公司自主聘用。9月16日中餐菜肴“自制醬鴨”是由該食堂的廚師制作。
根據馬鞍山市雨山區疾控中心的《關于馬鞍山市星光學校一起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結案報告》確認:食堂在切配、制作、存放、經營過程中不規范操作導致食品污染,在標本中分離出致瀉性大腸桿菌,毒力基因型別主要為EAEC和EPEC,在食堂16日中餐和晚餐食品留樣標本中醬鴨核酸檢測陽性、小雞腿和莧菜菌株分離陽性。9月16日當天,食堂共制作“自制醬鴨”80kg(160斤);“小雞腿”和“莧菜”的制作量未確認。
學校食堂經營企業及主管雙雙領罰
經調查獲悉,“自制醬鴨”的制作原料是凍產品“半邊鴨”,購進價格是65元/件,每件重8kg。由于上述3種菜肴均不單獨進行供餐,因此每個菜肴的銷售價格無法確定。該食堂目前為止未收取任何費用,故違法所得無法計算。因此,本案涉案物品貨值金額以“自制醬鴨”的制作原料“半邊鴨”的貨值計算,貨值金額為650元,違法所得無法計算。
與此同時,范保玉是馬鞍山市港口餐飲有限公司的員工,系馬鞍山市港口餐飲有限公司派駐馬鞍山市星光學校食堂的主管,主要負責該校食堂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由于對相關操作規范不夠了解,對相關法律法規不夠熟悉,因此未及時發現“自制醬鴨”在加工時存在的問題。范保玉作為馬鞍山市星光學校食堂主管的每月工資是2200元。
據悉,馬鞍山市港口餐飲有限公司經營不潔食品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同時,鑒于馬鞍山市雨山區疾控中心的《關于馬鞍山市星光學校一起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的結案報告》:此次事件為一起致瀉性大腸埃希氏菌(含EAEC和EPEC多個基因型)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暴發事件。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馬鞍山市市場監管局作出如下行政處罰:1.給予馬鞍山市港口餐飲有限公司10萬元的罰款;2.給予直接責任人員(馬鞍山市星光學校食堂主管)7.92萬元的罰款。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