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網報道 10月29日凌晨,由上海局集團東華地鐵公司、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上跨寧蕪鐵路、寧安城際鐵路、合杭高鐵3條鐵路營業線的轉體梁經過近90分鐘順時針轉動83度,實現精準對接,標志著國內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成功完成轉體。
△圖為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轉體梁完成轉體
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弋江路站至文化路站區間轉體梁,位于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內,是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之一,該轉體梁長140米、寬9.6米,重達5800噸,梁體距離地面30多米,墩身兩側梁體各70米,如巨大的“竹蜻蜓”。由于該轉體梁上跨3條鐵路營業線9條軌道,周邊施工環境復雜,北側臨近及上跨房屋,南側上跨主干路,東西兩側臨近既有線,安全風險極高。
為最大限度保障轉體梁施工安全,施工單位采取先平行與鐵路,通過掛籃作業的方式,在空中完成17塊連續梁施工,并在梁體與墩頂之間設置轉動體系,進行橋梁轉體。
作為全國首個跨座式單軌轉體梁,項目管理團隊對轉體梁軌道梁搬運機的連接結構、下轉盤滑道位置調整裝置、轉體梁墩頂轉動件定位裝置、跨座式單軌救援通道搬運機、鋼軌道梁安裝胎具等工裝進行了科研攻關,獲得多項國家專利成果。
△圖為中鐵上海工程局現場作業人員正在關注轉體梁轉體角度
據中鐵上海工程局一公司副總經理曾凡沖介紹,為確保轉體精度,該項目邀請專家對轉體關鍵部位球鉸的安裝控制及轉體施工組織進行了反復研究,通過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產生的震動及混凝土凝固過程中產生的收縮變形對球鉸位置精度的影響,最終將球鉸安裝平整誤差控制在0.5毫米之內,在正式轉體前,建設者還進行了3°的試轉體,全面檢驗轉體各項參數和梁體結構穩定性,為此次順利轉體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為中鐵上海工程局承建的蕪湖軌道交通2號線轉體梁正在轉體
據了解,蕪湖市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一期項目是全國首條全自動無人駕駛跨座式單軌項目,是蕪湖市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建成開通后,對蕪湖市完善城市交通體系、提升城市生活品質、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促進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將會為無人駕駛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的推廣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為未來更多城市多方位地構建軌道交通,貢獻先進的跨座式單軌技術、良好的運營方案和優質的管理經驗。
總臺央視記者 楊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