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16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印發《安徽省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監管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全省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按照風險高低評定等級,實施分級監管。
《辦法》將全省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劃分為一般風險、中等風險、較高風險和高風險等四個類別,并實行動態管理。風險等級劃分依據既包括品種(業態)風險、規模大小等靜態因素,也包括質量管控水平、產品質量、違法違規情況等動態因素。根據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品種(業態)不同,制定相應的監管登記表和監督檢查表,明確了具體的風險要素、分值及加權形式。
《辦法》規定,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的要求,每年年初制定監督檢查工作計劃,明確檢查事項、檢查對象、發起方式以及監管的比例和頻次,提高監督檢查的規范化水平。針對不同風險等級的單位,在每年實行全覆蓋檢查基礎上,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對一般風險單位每年監督檢查原則上不少于1次,中等風險單位每年監督檢查不少于2次,較高風險單位每年監督檢查不少于3次,高風險單位每年監督檢查不少于4次。同時,對問題線索企業增加監督檢查頻次,督促企業合規生產經營,并對監督抽檢不合格企業產品實施跟蹤抽檢。
安徽省市場監管局負責人表示,該《辦法》是我省建立市場監管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市場監管部門創新監管方式,合理配置監管資源和力量,實現重點監管與科學監管有機結合,提升我省食品生產經營領域監管效能,優化營商環境,助力我省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