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直播帶貨、農特產品展銷、書畫攝影展、農民趣味運動會……9 月28 日至10 月8日,淮北市第十一屆石榴文化旅游節在烈山區四季榴園景區舉行,豐富多彩的活動帶動著市民“嗨翻”了整個國慶假期。本屆淮北市石榴文化旅游節有不少亮點,本著“務實、節儉、服務群眾”的原則,更加注重內容創新,重在吸引更多群眾參與。作為承辦單位,淮北市烈山區加強與長三角城市交流合作,深度挖掘文化旅游資源,打造四季榴園精品旅游線路,做到線路共推、產品互聯、市場互補,全面融入長三角產業一體化發展,推動“中國碳谷·綠金淮北”高質量發展。
美麗的烈山歡迎八方來客。趙天祥/攝
石榴文化廣傳播,百姓參與嗨翻天
石榴掛滿了枝頭。趙天祥/攝
“在家門口就能欣賞到這么精彩的演出和活動,今年石榴文化旅游節的‘里子’真是太厚了,國慶假期有地方逛了。”9 月28 日,在淮北市烈山區榴園交易中心,該市歌舞團帶來的開場舞蹈《點贊新時代》拉開了“喜迎全面小康·禮贊幸福生活”文藝匯演大幕。舞蹈、獨唱、豫劇表演、葫蘆絲合奏等節目漸漸點燃現場氣氛。臺下觀眾紛紛拿出手機,記錄這美妙時刻。
不遠處的主會場前上演著一場氣勢磅礴的威風鑼鼓,表演者們擊鑼打鼓時,鼓、鑼、鐃、鈸的擊打與身體的律動相呼應,時輕時重,時柔時剛,動作完成得整齊劃一。“這些表演者都是我們的村民,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慶豐收。”烈山區文化館負責人孫雷向記者介紹道。
熱熱鬧鬧的農民運動會。萬善朝/攝
據悉,9 月28 日至10 月8 日期間,烈山區文化旅游體育局籌備了多場演出,內容和場次遠多于以往年份。“此次石榴節會場文藝演出特邀淮北市歌舞團、淮北市豫劇團等精品成熟節目參加,演出質量較高。還引進了各類特色小吃30 余家,搭建起美食一條街,讓市民暢游的同時,還能品嘗到各地特色美食。”烈山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副局長蘇建告訴記者。
據了解,烈山區對榴園景區進行全方位升級建設,思源廣場、環山道路修復、雙創基地、主干道改造提升工程等都已完工,景區新增多個旅游觀光點,特別是占地24.9畝的仿漢代古建筑——榴園村榴園交易中心成為多項活動的承辦地。本屆石榴節舉辦了“喜迎全面小康·禮贊幸福生活”文藝匯演、“多籽多福·榴在烈山”石榴王評選、“推介烈山·助農增收”直播帶貨、“慶石榴豐收·迎全面小康”農民趣味運動會、“致敬家鄉守護者·喜看烈山展新顏”我看家鄉新變化、“聚首四季榴園·助力轉型發展”網媒大V 看烈山、“歡慶國慶·喜迎小康”書畫攝影展、“秋滿烈山·碩果累累”特色農產品展銷、“食全食美·榴香四溢”特色美食節等多項活動。節會期間,市民和游客在四季榴園感受美麗鄉村,體驗石榴文化,石榴博物館接待游客達3.8 萬人次,景區共接待13.8萬人次。
“三鎮三廳”齊亮相,特色農產品引圍觀
節會期間,以烈山鎮、古饒鎮、宋疃鎮特色農產品為主題的“三鎮三廳”交易展示廳,向市民和游客開放,吸引了很多人關注。
農特產品展銷。黃鶴鳴/攝
塔仙紅石榴、石磨面粉、小磨香油、龍脊山板栗、大櫻桃、蜂蜜……走進“烈山的味道”展廳,各具特色的農產品一同亮相。石榴酒酒體純正,色澤光亮透明;使用傳統石磨低溫加工方法低速研磨的面粉掀起一番購買熱潮。“魅力烈山鎮”展廳以石榴為主線,展示了近年來烈山鎮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共同保護綠水青山,共同壯大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在古饒鎮展廳內,一雙布鞋五百元還供不應求。淮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氏布鞋傳承人李維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李氏布鞋的每一雙鞋底都是人工一針一針織納,至少需要三千多針才能制成,而鞋面采用黑豬身上的毛發制成。“現在我們雇傭鎮上的留守老人、婦女織納鞋底,能讓他們不出家門就能掙到錢。”提到未來古饒鎮的發展,該鎮黨委副書記劉雷表示,將進一步發揚非遺產品李氏布鞋、柳孜竹編等傳統手工業,并做大做強。“我們還爭取流轉土地一萬畝以上,用于種植艾草,為農民致富拓一條新路。”
在宋疃鎮展廳內,“和村蘋果”“黃營靈棗”“軍王貢梨”“費寨無花果”等都吸引了很多市民關注。宋疃鎮農業資源豐富,特色產業發展迅猛。豐富的農產品、優越的地理環境孕育了獨特的農旅文化,現有國家3A 級旅游景區——七彩和村、“和村梨園盛景——黃營靈棗采摘——廻龍寺(老毛洞)特色文化展示”鄉村精品旅游專線等景點。
“直播+電商”新推廣,提升銷量助增收
直播帶貨,助農增收。馮樹風/攝
此次石榴文化旅游節采取線上、云直播等方式,加大烈山農特產品在電商平臺的銷售力度,并讓廣大市民群眾共建、共享、共樂。
除了塔山石榴,節會期間淮北市“本土明星”紛紛登臺,晚秋黃梨、黃營靈棗、和村蘋果、南莊石磨面粉、軍王大米、草廟豆腐、趙集香油等相城特色農產品和洪莊剪紙、南園布鞋等手工品悉數亮相,采用“直播+電商”的新型模式滿足大家“掃貨”需求。
據悉,為拓展銷售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助力農業產業發展,此次文化旅游節以“碩果累累榴園秀,幸福小康烈山美”為主題,通過為期十天的現場直播,邀請了烈山知名企業帶頭人、農戶、網紅主播三方互動介紹烈山產品,通過主播+農戶的方式,走進農家,走進果園,利用“直播+電商”的新型模式為石榴代言,直播帶貨公益助農。
“通過節會將烈山區的各類優質特色產品擴大銷售渠道,提升市場占有率及品牌影響力。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烈山,讓烈山的各類優質產品走得更遠,讓我們的村民更好地增收創益。”烈山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本屆石榴文化旅游節,烈山商務局館通過線上到線下(OTO)的新型銷售方式讓諸多“烈山味道”走進千家萬戶。其中抖音直播銷售1300 余單。線下館內,石榴酒、龍脊山蜂蜜、和村蘋果、晚秋黃梨、石榴飲品、石磨面粉、青谷香油等烈山區農產品也暢銷四方。新型銷售方式讓優質農產品實現真正的“走出去”,達到了“宣傳+銷售”的目的。
近年來,烈山區政府緊抓電子商務發展的黃金期,快速推進烈山區電子商務發展,目前烈山區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投入運營近1 年時間,鎮、村電子商務發展網點覆蓋率達100%以上,電商直播專題培訓達近2000 人次,2019 年烈山區電商年網銷額就達到了6000 萬元以上,烈山區農副產品亮相于抖音、淘寶、快手、騰訊等多個直播平臺。
烈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尤墩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烈山區作為淮北市第十一屆石榴文化旅游節的承辦單位,圍繞文化搭臺、經貿唱戲,積極搶抓機遇,揚烈山之所長,加強與長三角城市交流合作,全面融入長三角產業一體化發展。在石榴文化旅游節中展現淮北建市60 周年、烈山建區40 周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優異成績以及淮北人民積極向上、拼搏進取的精神風貌,并以此為契機繼續推動石榴文化旅游產業蓬勃發展,把文化旅游節辦成城市的名片、游客的盛會、市民的節日。
鄧亞萍 陳鵬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