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安徽新聞

【網聚美好安徽?決戰脫貧攻堅】安徽廬江縣:一朵小黃花 開出大產業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21日上午,“網聚美好安徽·決戰脫貧攻堅”網絡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合肥舉行。啟動儀式結束后,中央及省市媒體記者將兵分兩路,去往六安、安慶、淮北等地區,深入基層一線采訪,挖掘報道脫貧攻堅優秀企業、典型人物、先進經驗等亮點工作,傳遞脫貧攻堅正能量,用筆尖和鏡頭講述動人的安徽脫貧故事。

21日上午,采訪團來到位于合肥廬江縣的龍橋鎮盆形村。村里共有人口417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68戶,貧困人口427人,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為帶動貧困戶增收,2019年,盆形村兩委去黃山歙縣考察后,發現村里的環境十分適合種植黃蜀葵,而黃蜀葵正是制作黃奎膠囊的原材料。村兩委研究決定與廬江縣龍橋鎮新農林特色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實施黃蜀葵種植加工項目。

在黃蜀葵種植加工基地,記者看到幾名工人正拿著鐵鍬,將黃蜀葵鏟進機器中加工。“以前村里都種水稻,一畝地純收入只有500多塊錢。”盆形村黨總支書記姚賢貴告訴記者,黃蜀葵第一年種下后,周期是3-4年,“成本低,利潤高,每畝純利潤有1000多塊錢。”

姚賢貴說,剛開始種植黃蜀葵的時候,老百姓不接受,村集體便帶頭種植了400畝黃蜀葵,新農林合作社與蘇中制藥廠簽訂協議,訂購60噸—100噸干花黃蜀葵。“每畝地能收4000-6000斤黃蜀葵,每年6月下旬到10月底,都需要不少人手來采摘和加工生產,每人每天能掙90塊錢。”姚賢貴告訴記者,黃蜀葵種植加工項目直接帶動了周邊25個貧困戶共70人增收。”

黃蜀葵種植加工項目的收益老百姓看在眼里,今年,又有80戶加入種植,種植基地增加了100畝,“周邊村鎮看到我們村的發展后,也紛紛來取經。”姚賢貴說,2020年,盆形村繼續申請財政資金100萬元用于盆形黃蜀葵烘干線及包裝車間項目,項目建成可增加村集體收入約6萬元,受益貧困戶20戶以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韓誠

相關閱讀

李洪亮:融合發展帶給農民的好處實實在在

(李洪亮供圖)03讓貧困戶用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生活涌塘村共有貧困戶31戶91人,為了幫助他們早日脫貧,李洪亮上門走訪,了解情況

宜秀區白澤湖月形社區:以精神文明建設助推脫貧攻堅工作

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白澤湖鄉月形社區始終將“精神脫貧”與“物質脫貧”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宜秀區白澤湖鄉:宣講扶貧政策 助推脫貧攻堅

為落實好上級關于扶貧各項政策舉措,加快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步伐,提高全鄉黨員干部和群眾對扶貧政策的了解程度,進一步凝聚共識,匯聚合力,打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白澤湖鄉開展一系列扶貧專題宣講活動,確保...

宜秀區白澤湖鄉:看病享政策 脫貧有保障

持續性醫療費用是章玉香夫妻二人脫貧道路上的最大阻礙,這個問題在我省針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出臺的“351”“180”醫療政策實行后得到很好地解決。

宜秀區殘疾制鞋工走出不尋常的脫貧路

在宜秀區人社局工作人員的鼓勵和陪同下,兄弟二人一起來到公司面試,通過人社局的積極推薦,二人于2018年6月成功入職,并安置在該公司開發的公益性崗位上,負責運動鞋的制作、分包等工作。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德市| 菏泽市| 河西区| 安泽县| 阳曲县| 平陆县| 壤塘县| 平远县| 宝兴县| 保亭| 侯马市| 南部县| 乐都县| 温泉县| 赞皇县| 馆陶县| 荔波县| 孟州市| 龙游县| 晋宁县| 肇州县| 西乌珠穆沁旗| 瑞安市| 惠水县| 锡林浩特市| 齐河县| 房产| 兴安盟| 乐业县| 阿克苏市| 黄骅市| 宝应县| 建始县| 靖西县| 海南省| 云梦县| 教育| 沙坪坝区| 旌德县| 剑河县| 河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