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20 年世界制造業大會江淮線上經濟論壇在合肥落下帷幕,本次大會論壇共簽約項目678個,投資總額達6178億元。大會論壇期間,還先后發布了《長三角制造業協同發展報告》《長三角地區電子證照互認應用合作共識》《數據賦能政府治理評價及安徽省發展研究報告》《安徽省5G+工業互聯網十大創新應用》《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研究白皮書》《徽商發展報告2020》以及“2020創新力徽商”和“皖事通辦·一源五端”等相關成果。
長三角區域聯動展現新氣象
制造業等領域頂尖專家學者、知名企業領袖云聚江淮,出席主旨論壇以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數字政府建設、5G+工業互聯網、智慧旅游、云上徽商、數字新智造、大數據驅動的新材料產業開發等平行論壇,緊扣加快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圍繞科技創新、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數字政府等熱點話題,發表權威觀點,激蕩前沿理念,研判未來趨勢,凝聚發展共識。
本次大會聚焦長三角一體化,多形式展現區域聯動新氣象,著力推動長三角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在云開幕上,邀請了中國商飛、阿里巴巴、嗶哩嗶哩等長三角地區知名企業嘉賓發表主旨演講。在云論壇上,專門舉辦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論壇”,圍繞“深化創新鏈產業鏈協
同賦能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研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趨勢新思路新舉措,發布相關研究成果;“數字政府建設論壇”“數字新智造論壇”“智慧旅游論壇”“云上徽商論壇”等,也圍繞數字長三角一體化進程、長三角智能制造協同創新、長三角智慧旅游發展新趨勢、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的“新硅谷”、長三角一體化對徽商的重大政策紅利等主題,開展高峰對話和深度研討,多層次、多維度建言獻策,凝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共識和合力。
在云簽約上,達成滬蘇浙來皖投資項目246個、投資額2112億元,分別占36.3%、34.2%,較去年大會增長65.1%、107.5%。在云展示上,專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果展區,集中展示滬蘇浙皖協同實施國家戰略,高水平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推進新基建和園區合作等一批重大成果。
“六百對接”再結豐碩成果
大會論壇上,“六百”(央企、民企、外企、港澳企、臺企、僑企)活動又達成一批高質量合作項目,涉及新基建、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新材料、新能源、裝備制造、醫療健康、節能環保、汽車及零部件、電子電器等領域。
據統計,大會論壇集中簽約項目678個、投資總額6178億元,其中代表制造業未來發展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288個、投資額2848 億元,分別占42.5%、46.1%,較去年大會增長38.5%、59.6%,為安徽制造業轉型升級注入了新動能。
“相較于往年制造業大會,今年大會投資規模更大、產業層次更高、集聚效應更強、惠及民生更多。”省商務廳副廳長劉光介紹說,本次大會共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07個,50億元以上項目26個,百億元以上項目12個。
其中,最大的是由中鐵投資175 億元的合肥智慧城建設項目。大會論壇678個簽約項目中,制造業項目564個、投資總額4823億元,分別占83.2%、78.1%。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字號”項目214個、投資額2325億元,分別占31.6%、37.6%。
大會論壇圍繞產業集群促成一批重大項目,布局完善上下游全產業鏈。其中,芯片產業項目30個、投資額271億元;汽車及零部件項目40個、投資額578億元;電子電器項目42個、投資額328億元。大會論壇在助推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積極謀劃促成了惠及百姓生活的民生項目114個,投資總額1355億元,涉及公共衛生、交通基礎設施、防災減災、現代服務等領域。
線上線下融合創新辦展模式
本次大會論壇首次采用線上線下結合形式舉辦,通過手機、電腦登錄云平臺,即可實現云端參會、線上觀展。大會創新展示方式,將傳統的線下展覽轉變為24小時線上呈現,依托數字網絡和融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圖文、視頻、3D立體模型導航等形式,突出展示安徽科技創新能力,重點展示“芯屏器合”等安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就,集中展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成果,全面展示全省220多個骨干企業及其特色產品,并將持續運行1個月,引導線下互動交流及對接合作。
據統計,9 月12日當天觀看大會論壇視頻直播網友達3200多萬人次。大會還創新會議形式,通過網絡直播互通技術,將開幕式主旨論壇的主會場與安徽省16個市的分會場連線互動,并通過云平臺全程網絡直播。云展示啟動儀式創新運用虛實結合、立體縱深、新穎獨特的三維映射,生動演繹“芯屏器合”高端制造魅力,帶來全新體驗。創新辦會模式,堅持開放合作辦會理念,吸納東浩蘭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經濟信息社、新華網、阿里巴巴集團、全球中小企業聯盟上海代表處等參與大會策劃籌辦,整合要素資源,發揮專業特長,強化優勢互補,積極探索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辦會模式邁出新步伐。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