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8 月6 日一早,安醫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的余孝俊醫生就收到一張照片,照片中的女孩面對鏡頭微笑著。余醫生介紹,半個多月前,這名14 歲的女孩剛剛做過肝移植手術,打贏了與病魔的“生死決戰”,已經休學兩個學期的她很快就可以健健康康地回到校園了。
手術后的劉圓。
劉圓(化名)是六安霍邱縣人,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是典型的“留守兒童”,但平時的她活潑開朗,身體健康,幾乎沒有去過醫院。去年9 月,剛上初一的劉圓在體育課上突然跑不動步,并且出現臉色發黃、身體嚴重不適,被送到當地鎮醫院就診,這才發現患有嚴重的肝硬化。此后的3個多月時間里,劉圓跟著父母輾轉多家醫院治療,病情卻沒有得到緩解,最嚴重時膽紅素達900以上,父母幾乎對治療失去了希望。
今年二月,父親抱著最后一線希望來到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經過綜合討論評估,劉圓被診斷為肝豆狀核變性、慢加急性肝衰竭。肝豆狀核變性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的銅代謝障礙性疾病,可分為肝型(肝硬化)、腦型(基底節損害為主)、混合型及其他類型,本例以肝型為主,腦及其他器官無明顯損害,肝移植是其最佳治療方案。
雖然專家給劉圓指明了治療方向,但肝移植排隊等待時間不確定,等待期間需要進行內科支持治療。從此,劉圓開始了漫長的“等肝之路”,期間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生死關。
7 月16 日一早,等待了近半年之久的劉父接到醫生通知:合適的供體出現了。一家三口又是激動又是擔心,劉圓媽媽背著她默默流眼淚,擔心這么大的手術會有很大風險。7 月17 日凌晨,手術開始。歷時五個多小時,肝移植手術順利完成,嚴重硬化的肝臟被切除,供者大愛捐獻的“新”的肝臟在劉圓體內開始工作。
7 月19 日,身體基本恢復穩定的劉圓從重癥監護室轉回普通病房,而這一天也是她的14 歲生日。“女兒這次生日意義重大。”劉父激動地說,“特別感謝這里的醫生,讓女兒獲得了新生。我們都相信,經歷了這個難關,以后一定會越來越好。”
安醫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趙紅川介紹,該中心7 月迎來“移植高峰”,僅一個月時間,移植病例就達到7例。2020 年1 月至今,該中心肝移植病例數比去年大幅增長,已經完成26 例肝移植手術。
余孝俊 董雪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