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入梅以來,我省先后出現多次強降水過程,為1961 年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同期最多。持續強降雨,導致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受長江上中游來水影響,長江沿線的安慶、銅陵、蕪湖等地防汛救災形勢嚴峻。
烏云壓境,緊挨安慶老城區的長江大堤內,渾濁的江水滾滾東流。
在安慶市大觀區海口鎮,區鎮村三級干部及群眾和武警、公安、消防聞“汛”而動,轉移被困群眾,加固防洪堤壩,英勇奮戰在抗洪搶險一線。
在安慶市大觀區海口鎮,消防官兵轉移受災群眾。
在望江縣江調圩,由于圩堤被洪水長時間浸泡,可能出現滲漏險情,前來支援的陸軍某部100 多名戰士和當地干群同心協力,鏟土、裝袋、運輸、筑堤……每個沙袋有20多公斤重,但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經過數小時鏖戰,一處處堤防先后壘了起來,險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望江縣江調圩內,陸軍戰士扛沙袋加固圩堤。
在安慶同馬大堤上,民政部門發放的救災帳篷成了臨時安置點,安置受災群眾。
在一些縣區,學校成為受災群眾臨時的家。這些安置點內,一日三餐免費供應,駐點干部盡可能幫受災群眾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為保衛家園,村民積極準備抗洪物資。
夜幕下,工作人員堅守崗位巡查江堤。
在皖江沿線,每當夜幕降臨,守護大堤的志愿者分工協作,仔細排查每一處有可能出現的險情。
臨時安置點內,受災群眾生活無憂。
面對災情,全省上下眾志成城,戰洪魔、守大堤、保家園,用實際行動踐行使命和擔當。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從啟 攝影報道 圖片編輯楊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