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網 ? 安徽新聞

習習春風潤江淮|金寨大灣村的四年“蛻變之路”

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四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與當地干部群眾共商脫貧攻堅大計;四年后,這座小山村以“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紅綠結合”為發展思路,茶旅融合發展成果頗豐。如今,大灣村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穩步向前,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9 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82.75 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6元。

大灣村一處在建的民宿。

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余靜(前左)在指導村民種植茶樹。

拔窮根 脫貧藥方堅持因戶施策

2016 年4 月24 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在村民陳澤申的農家小院里開起了座談會。雖然四年過去了,但陳澤申對當時的場景仍然歷歷在目。

“我當時也沒什么準備,就拿了一些自家種的花生和櫻桃放在桌上。”陳澤申說,總書記在座談會上一直忙著和大家交流,問貧困戶的生活、問當地的政策,陳澤申也向總書記介紹了家里的情況。“總書記能來我們家,我很激動,看他在座談會上一口東西都沒吃,臨走的時候給他抓了一些花生和櫻桃。”陳澤申說,四年前總書記來的時候,院兒里的櫻桃特別紅,今年櫻桃又紅了,他也盼望著總書記能有機會再來一次大灣村。

陳澤申是村里的貧困戶,老伴去世、兒子也不在了,只有他和孫子一起生活,因為家里沒有了勞動力,以前每年收入僅有幾千元,日子過得十分艱難。為了拔掉“窮根子”,近年來,大灣村堅持因戶施策,讓脫貧藥方“準”起來。村里逐戶“會診”致貧原因,因戶制宜、精準施策,相應出臺“兩業(產業、就業)”、易地搬遷、光伏入股、教育資助、醫療保障、政府兜底等幫扶措施,貧困戶戶均扶持措施達7 個以上。全村開發公益性崗位92 個,具備條件的貧困戶實現“一戶一崗”,戶均年增收6000 元。針對因殘、因病致貧的特困、低保、五保戶,進一步充實幫扶力量,強化幫扶措施,全面摸排走訪,了解衣、食、住、行、醫療、環境衛生、政策落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充分發揮政府兜底脫貧職能,全面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確保不落下一戶一人。

同時,推動低保與扶貧相銜接,實現教育扶貧應助盡助、健康扶貧應享盡享,兜底保障網進一步織密織牢。堅持扶上馬、送一程,對已脫貧人口做到“四個不脫”,即不脫責任、不脫政策、不脫幫扶、不脫監管。2016年以來,大灣村共脫貧158 戶399 人,2018 年順利實現“村出列”。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82.75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14236元。

如今陳澤申的孫子已經在合肥找到了工作,他則在村里從事保潔工作,再加上種些中藥材,并在村里茶廠的游客接待中心工作,一年的收入超過了4 萬元,干勁越來越足。“我的收入翻了10 倍,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了,還能存些錢,請總書記放心!”

抓產業  茶葉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每年春季,大灣村村民周秀鳳都會在大灣茶廠打短工,記者在茶葉炒制車間見到她時,她正在熟練地翻炒鍋內的新鮮茶葉,一股茶香撲面而來。

“這個步驟叫做‘整形’,就是讓茶葉的形狀更加美觀,不過炒的時候要注意力道和火候。”周秀鳳告訴記者,她是主動報名參加茶廠的“師帶徒”培訓的,炒茶每小時能拿16 元,去年春季她在茶廠做工50多天,就賺了9000 元。除此之外,家里還種植了小香薯、養豬,現在周秀鳳不用外出打工,每年就能收入三四萬元,還能照顧家中的母親和女兒。

“大灣村地處高山區,因為海拔高、溫度低,茶葉上市時間遲,再加上當地村民采摘的是芽茶,價格賣不上去。”宣善斌是大灣茶廠的負責人,他來到這里之后,開始逐步引導村民采摘瓜片。“在綠茶當中,瓜片是很獨特的一個品種,需要采摘無根無芽的鮮葉,而且還需要注意采摘的手法,不然會影響顏色和口感。”宣善斌做了一個對比,之前村民賣茶的最高價格只有幾十元,現在根據茶葉的品質,每斤能夠達到100至150元。不僅解決了茶葉的銷路,也解決了當地群眾的就業。目前,大灣茶廠有30多名工人,其中貧困人口將近一半。

脫貧攻堅,產業為先。近幾年,大灣村把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著力構建長久支撐。通過培育產業帶頭人,培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把分散的貧困戶組織起來。村里新建大灣茶廠,引進市級龍頭企業安徽蝠牌茶業股份公司入駐,采取“公司+農戶+基地”模式,不僅解決全村2200余畝茶葉加工銷售的難題,而且由過去制作“大路貨”變成制作精品瓜片茶,帶動鮮葉銷售價格由30元/斤上漲到60元/斤,同時帶動400多戶茶農戶均增收3000 元以上。2019 年,更是爭取到省農業農村廳支持資金500 萬元,新建茶園1050畝,改造提升低產茶園1070 畝,截至目前,完成1065 畝新建茶園,栽植茶苗39.5萬株。

不僅如此,大灣村還支持貧困戶發展中藥材種植和山羊、黑毛豬、黃牛養殖等特色種養業,具備條件的貧困戶均發展1項以上主導產業,家家建起綠色“小銀行”。2019年春,與國家人社部合作,通過愛心扶貧方式,在大灣村扶貧定制有機茶50.8 畝,帶動群眾就近就業32人,綜合增收近100萬元。

大灣村的新面貌。


大灣村農光互補扶貧電站。

興旅游  茶旅融合打造鄉村旅游


在大灣茶廠的游客接待中心,“導游”陳澤申正在指導游客們體驗炒茶工序。

“我是周邊城市過來旅游的,聽說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過這里,再加上現在正好是炒春茶的時候,就想過來看一看。”游客汪虎是一名在讀研究生,幾年前,他就曾經來過大灣村,“兩次來大灣村的感受很不一樣,以前看到的更多是自然風景,現在這里的配套設施完善了很多。”

大灣村地處金寨縣中南部。依托豐富的紅色、綠色旅游資源,大灣村著力打造“沿著總書記的足跡前行”4A 景區,帶動31 戶群眾發展農家樂,接待游客20 萬人次。同時,依托天馬自然保護區秀美景觀,融入茶文化元素,打造“基地+休閑”型景點,推進茶產業與鄉村旅游、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

“目前大灣村旅游的發展思路是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紅綠結合,促進茶旅融合發展。”金寨縣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余靜說,如今,村里利用大灣茶廠招商引進蝠牌茶業,打造集旅游、觀光、茶葉加工、銷售、休閑品茶為一體的茶文化旅游產業,并在大灣村發展民宿特色旅游,將大灣組打造成為又一個旅游景點。與此同時,加快培育花石鄉茶葉交易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以大灣村為建設中心,重點打造天貓、京東商城、郵樂農品等電子商務平臺,帶動冷鏈物流、倉儲、電商、餐飲等服務創收。加強品牌認證與質量管理,推進茶葉標準化生產,大力支持申報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認證和著名、馳名商標注冊,加快六安瓜片等知名品牌發展。

“為了豐富鄉村旅游業態和產品,我們還在進行大灣十里漂流項目建設,落差大約180 米。”余靜介紹說,依托十里漂流項目,發展富有鄉村特色的民宿和養生養老基地。發展旅游必須能讓游客住下來,對此,大灣村引進企業開發“大灣民宿”,每年可實現村集體收入7 萬多元,并引進鴻源集團投資建設26 棟精品民宿群,旅游產業每年將吸納各地游客觀光旅游近30萬人次,實現旅游經濟效益1360萬元。

幾年間,大灣村的干部群眾將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化作巨大干勁,積極用好扶貧政策,真脫貧、脫真貧,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脫貧之路。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總要求,積極發展產業,群眾生活幸福指數日益提高。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對于大灣村未來的發展,余靜信心十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姚一鳴


新安才匯云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岚皋县| 云林县| 伊金霍洛旗| 兴隆县| 固原市| 嵩明县| 遂平县| 绥中县| 合作市| 卫辉市| 曲麻莱县| 湘乡市| 武定县| 阿克苏市| 迁西县| 米泉市| 五台县| 固安县| 两当县| 万源市| 青州市| 辽阳市| 平塘县| 当涂县| 佛学| 利辛县| 白沙| 彭泽县| 息烽县| 光泽县| 红河县| 黑龙江省| 阳东县| 鄂托克旗| 岑溪市| 大埔区| 交城县| 天祝| 博客| 唐山市| 临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