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四月中旬,春意正濃,在泗縣長溝鎮馬王村奎濉河畔特色種養業扶貧基地,綿延數公里的油用牡丹迎來了盛花期。慕名前來賞花的游客絡繹不絕,穿梭在花間的工人歡快地忙碌著,與碧波蕩漾的河水共同描繪出一幅生機盎然的鬧春圖。
2017 年10 月,馬王村以每畝700 元的價格流轉了上百戶村民的800 畝土地,將其中的200畝種上了油用牡丹。牡丹苗一進基地,村委會就帶著村民開始忙活起來,從前期挖溝打渠、栽苗培土到日常田間管護,每個環節都精益求精。從去年4 月初開始,大朵的牡丹花在村民的精心培育下陸續綻放。豐產期每畝牡丹可產籽300 公斤,按照目前20 元每公斤的市場收購價來算,200 畝牡丹園一年就能產生120萬元的經濟效益。
“ 我們打算以奎濉河為軸線,繼續擴大油用牡丹種植規模,將先期流轉的800 畝土地全部利用起來,同時在河邊建涼亭、在河里放游船,開發鄉村旅游觀光線路。”該村第一書記、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孟甫說,下一步將把馬王村自然稟賦變成生態稟賦,發展“花海經濟”,打造“旅游+扶貧+種植”模式,實現現代農業的三產融合,努力走出一條生態富民、鄉村振興的路子。
單珊 姚森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 陳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