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超限超載大貨車在312國道上一路暢行,但過不了多久卻收到了罰單,而且時間、地點、超重等數據都很準確。這是怎么回事?10月20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在六安市楊小店超限超載檢測站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楊小店檢測站位于六安市金安區三十埠鎮史祠村312國道K551 +200米處,主要承擔312國道六安段的治超工作。該站安裝運行的"非現場執法"設備,使司機們在超限超載后躲不過處罰。
“非現場執法”的原理是:通過埋設在公路上的“石英傳感器”等設備,在不影響車輛正常行駛的情況下,能快速對過往車輛進行稱重檢測和抓拍,并通過配套的電子顯示屏,及時提醒超限車輛進站檢測。
劉兵生/攝
“非現場執法”設備的啟用,能夠實現路面24小時無人值守,在不影響交通通行的情況下,被通過數據采集點的超限車輛進行實時監控,自動計重,抓拍取證,并把數據實時上傳至安徽省聯網治超綜合管理系統平臺。
六安市交通運輸局信息調度中心負責對“非現場執法”檢測數據進行篩選,在安徽省聯網治超綜合管理系統上制作違法車輛非現場執法電子證據單,電子證據單審核完畢后,治超站處理人員在安徽省交通運輸行政公開運行系統立案,制作違法行為告知書,送達當事人,要求當事人在15日內到檢測站接受調查。調查后,檢測站向當事人下達違法行為通知書,制作行政處罰決定書,罰款繳納至安徽省統一公共支付平臺。
王興亮/攝
據介紹,“非現場執法”設備上傳的數據可隨時查看,沒有權限無法擅自刪除修改,維護了執法的公平公正,執法更加精準高效,節省了人力資源,減少了執法人員自身的安全風險,開創了治超執法新模式。
這種“非現場執法”設備,在312國道上安裝了兩套,分別位于上行線k551+015米,下行線k551+835米處。據統計,從 2018年 9月15日啟動至2020年9月,楊小店檢測站通過“非現場執法”設備篩選審核超限車輛77臺次, 已處理75臺次,結案率94.93%, 居全省前列;根據“非現場執法”設備的聲光報警系統提示, 現場查處超限車輛732臺次,全部處理完畢,結案率100%。
陳力/攝
現在,楊小店檢測站還主動作為,把“非現場執法”與“現場稽查”相結合,根據“非現場執法”設置的聲光報警系統提示,對通過數據采集點的超限車輛進行現場查處,成效顯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許大鵬 江振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