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月16日,中國全域旅游示范縣的黟縣,田園一片金黃,古民居村落間的各種樹木被秋色上染紅綠黃斑斕色彩,非常美麗。當天上午,安徽民宿大會在黟縣如期舉行,這是對全省民宿及鄉村旅游現狀的總結、盤點,也吹響進一步做好民宿旅游產業的沖鋒號。這次會上,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得知,我省加強了民宿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即將出臺指導意見推動健康有序發展。
據了解,在黃山市黟縣召開安徽民宿大會,是因為黟縣民宿起步早、發展快、成效好,在民宿開發建設、經營管理、品牌打造等方面形成了很多好經驗、好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記者從會議得知,2019年為止安徽全省民宿3000多家 ,主要集中在皖南7市(黃山、池州、宣城、銅陵、安慶、馬鞍山、蕪湖合計2700多家),其中,黃山市2168家,占了全省70%。我省涌現了徽州區西溪南、黟縣宏村、宣城月亮灣、馬鞍山大青山等民宿集群。近年來,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品牌民宿,如黃山云上、黟縣豬欄酒吧、塔川、唐模七天井、銅陵永泉、天柱山海心谷、馬鞍山三棵樹、廬江云里安凹、亳州燕歸處、潁上草塌別院、蕪湖梅溪塘、山水間、花筑、開元、不舍等,為全省民宿發展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安徽發展民宿有三張牌,一是旅游資源優勢,包括黃山、太平湖等秀美山水;二是有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等三張人文牌,其中徽州文化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徽州地區的生活方式、民俗習慣、傳統技藝,特別是古鎮、古村、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包括文房四寶、徽劇、徽菜等,都給人無限遐想,帶給游客感受和體驗與民宿追求的回歸本源的精神境界高度一致。徽文化是我省民宿發展的最寶貴資源,以徽文化背書的安徽民宿,肯定能走出與眾不同、生機勃勃的發展道路。安徽生態絕佳,綠清水山就是金山銀山。
大會也指出,目前,安徽民宿總體數量少,截至去年9月底全國民宿近17萬家,安徽是3000多家,浙江到去年底已有19818家。區域發展不平衡(皖南多皖北少)、規劃布局有盲目性隨意性、特色不夠突出同質化日益顯現、建管用的政策法規不夠健全等短板。
為此,我省加強頂層設計,確保民宿發展協調、可持續,優先在城市周邊、景區周邊和交通干線周邊規劃發展,引導民宿優質發展,民宿規劃與發展中要突出和周邊環境的良性互動,充分利用自然環境、人文景觀等資源來突出民宿特色,提升民宿吸引力。要完善民宿產業鏈,推動民宿與農林水體、康養、文化商貿餐飲的融合,發展休閑觀光、運動娛樂、民宿體驗、養老養生等業態。
要多舉措盤活農村閑置農房和集體房屋用地等資源,引進社會資本等,建設一批優質特色民宿,依托當地生產生活特色加以合理設計修繕,改造一批民宿,挖掘地域文化內涵提升一批民宿。支持專業人才參與民宿開發,引導原住民參與民宿經營、管理,尊重農民意愿帶動就業。要發揮民宿協會的作用,通過行業標準、行業評級等促進健康發展。
堅持差異化發展,民宿要與周邊生態環境、人文景觀相得益彰,內部設施現代化,外部風貌自然化,避免盲目復制、千“宿”一面,避免低層次和急功近利的開發造成鄉村環境風貌與資源的破壞,要注重民宿個性與特色,具有自然味、鄉土味、人情味。要加快道路交通、水電網絡、游道步道、旅游標識、旅游廁所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垃圾污水排放處置,提高民宿的通達性、便捷性與舒適感。民宿發展中,更要留住山形水勢、風土人情、鄉村肌理等自身屬性的“魂”,堅決防止“一哄而上”、過度開發、過度商業化。
民宿不僅是食住,而且要有當地生活文化的體驗,民宿品質不等于高大上、高消費,不能盲目追求民宿的高房價,而是有溫度、有舒適感的家的體驗,提高民宿的性價比。因此,民宿要將地方特色文化內涵和地域元素融入,加大對人文典故、民俗歌舞等的合理利用,增強民宿的體驗性、參與性和互動性。民宿也不是城市酒店、農家樂的復制、翻新,要滿足游客對鄉村美好生活的情懷期待,可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可以躺在床上數星星,倚在榻上觀白云等,民宿的衛生、設施、接待也要給人家的享受。
同時,目前民宿線下預定為主,要加強民宿的線上平臺建設與營銷宣傳,要有民宿旅游精品線路、民宿伴手禮。在節假日和旺季,要發布民宿分布圖及游客承載量、入住率、停車場、交通驛站等信息,提高游客的旅游與入住舒適度。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