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0 月底前,“皖事通辦”平臺將上線500 項社會服務,涉及教育、醫療健康、養老等領域。昨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安徽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工作方案》。根據方案,我省實施社會力量辦學負面清單制度,按照非禁即準原則,放寬辦學市場準入;專技人才職稱或可實現省際間互認。
降門檻 社會力量辦學“非禁即準”
根據《工作方案》,我省實施社會力量辦學負面清單制度,按照非禁即準原則,放寬辦學市場準入。
同時,對醫療機構準入簡化審批程序、降低準入門檻,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投資醫療服務業,優先支持社會力量在設區市舉辦獨立設置的醫療機構,對社會辦醫區域總量和空間布局不作規劃限制。建立《營業性涉外涉港澳臺演出在批準時間內增加演出地備案事項清單》,優化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精簡辦事材料,實現跨地區巡回演出在線審批。
降成本 允許企業“一照多址”登記
為降低小微企業等經營成本,我省推行企業分支機構登記全程網上辦理,將登記注冊材料從5份壓減至2份,實行“一日辦結”。允許“一照多址”登記,簡化企業設立分支機構的登記手續。
在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等領域,加快推行以保險、保函等替代現金形式保證金工作。12 月底前,建筑業企業采用銀行保函、工程擔保公司保函、工程保證保險等替代現金形式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的比例不低于40%。
此外,擴大線上融資規模,2020 年撮合融資1000 億元以上;支持企業以應收賬款、倉單和存貨質押等方式融資,全年實現民營中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500億元以上。
促就業 推行個體工商戶簡易登記
根據《工作方案》,我省將積極推進省際間職稱互認,建立專技人才數據互通、互享、互認機制。對開展“共享用工”等用工余缺調劑穩定職工隊伍的企業,給予就業補助資金補貼。
支持各地進一步拓寬“地攤經濟”場所和時間,實施審慎包容監管。全面推行個體工商戶簡易登記和“智能審批”。
對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個人利用自身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等符合法定條件、從事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的零售業個體經營者,依法予以豁免登記。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