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月28日,淮北市第十一屆石榴文化旅游節在烈山區四季榴園景區正式開幕。作為此次石榴文化旅游節的一大亮點,總建筑面積4500平方米的仿漢代古建筑榴園交易中心擔任著多項活動的承辦地。據了解,節會期間,該中心作為以烈山鎮、古饒鎮、宋疃鎮特色農產品為主題的“三鎮三廳”交易展示廳,向市民和游客開放。
塔仙紅石榴、石磨面粉、小磨香油、龍脊山板栗、大櫻桃、蜂蜜……走進“烈山的味道”展廳,各具特色的農產品一同亮相。來自尚善商貿的石榴酒吸引了記者的注意,據介紹,該酒采用獨特發酵工藝精釀而成,石榴酒酒體純正,色澤光亮透明,其風格獨特,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多種維生素、石榴多酚等,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此外,使用傳統石磨低溫加工方法低速研磨的石磨面粉引起眾人圍觀。“石磨面粉溫度低,淀粉、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未被高溫破壞,完整地保留了小麥中的活性物質和營養物質,保持了小麥原有的濃郁麥香味、使營養豐富,保留原有品味特色。”石磨研磨相關人員介紹。
在古饒鎮展廳內,不少老百姓正圍繞著一排布鞋駐足圍觀。一雙布鞋為何能賣到五百元一雙還供不應求?淮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李氏布鞋傳承人李維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李氏布鞋的每一雙鞋底都是人工一針一針織納,至少需要三千多針才能制成,而鞋面采用黑豬身上的毛發制成,一雙鞋可以穿兩年不變色不變形。“現在我們雇傭鎮上的留守老人、婦女織納鞋底,能讓他們不出家門就能掙到錢。”李維斌說。
“我們已經流轉了村子里70多畝土地,建設29個大棚種植多肉植物,給農民帶來實際增收。”古饒鎮半峭社區村主任趙震告訴記者,村里的土地流轉后除了每年保底給村民500元外,還將多肉的銷售總額給農民5%的分紅,同時還給村子里的百姓提供40多個崗位,能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下一步我們爭取半峭社區流轉土地在一萬畝以上,用于種植艾草,為農民致富拓寬一條新路。”提到未來古饒鎮的發展,該鎮黨委副書記劉雷表示,將進一步發揚非遺產品李氏布鞋、柳孜竹編等傳統手工業,并進一步做大做強,并進一步加強紅色景點建設,將紅色傳承發揚光大。
據了解,為拓展銷售渠道,激發消費潛力,促進農民增收,助力農業產業發展。此次文化旅游節旨在通過為期十天的現場直播,邀請烈山知名企業帶頭人、農戶、網紅主播三方互動介紹烈山產品,通過主播+農戶的方式,走進農家,走進果園,直播帶貨公益助農。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烈山,讓烈山的各類優質產品走的更遠,讓村民更好的增收創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