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這里不僅有傳承千年、獨一無二的宣紙,這里還有安徽首個中國淘寶村;這里不僅有李白留下豪情詩篇的桃花潭,這里還有熱播劇《大江大河》的取景地黃田;這里不僅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的美景,這里還有串聯起美景的“十大最美農村路”;這里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文化,這里還有歷經半個多世紀發展,極具特色的電機產業……
清晨的桃花潭風景宜人。尹建生/攝
近年來,涇縣大力實施“五大會戰”,在發展中不斷優化結構,在前進中不斷提高質量,朝著“活力涇縣、品質涇縣、魅力涇縣、幸福涇縣”的“四個涇縣”建設奮斗目標砥礪奮進。
美麗公路串聯一縣風景
9 月16 日,交通運輸部公布2019 年度“十大最美農村路”名單,涇縣小嶺路成為安徽唯一入選的農村路。小嶺路起于涇縣丁家橋鎮李園村,終于宣紙發源地丁家橋鎮小嶺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同時讓小嶺的宣紙行銷海內外,是一條傳承“匠心精神”之路。
與小嶺路一樣,在涇縣的青山秀水間,穿梭著一條條美麗的農村公路。近年來,涇縣著力打造“美麗公路”。2018 年涇縣啟動了安徽省第一條美麗公路建設;2019 年編制完成了安徽省首個《涇縣美麗公路建設專項規劃》。
涇縣將“修建一條走廊、串聯一路風景、融合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理念貫穿于美麗公路建設全過程,依托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構建“美麗公路+”的交通與經濟融合發展模式。同時,涇縣堅持“因地制宜、崇尚自然、顯山露水、融景入路”,堅持以現有道路為基礎,不開山、不填河,不大范圍改變地形地貌特征,充分結合現有地形,展現涇縣特有的自然生態之美和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在有著優質豐富旅游資源的涇縣,美麗公路如一條條閃亮的項鏈,串聯起如珍珠般奪目的旅游景點。
這些美麗公路讓游客感受宣紙之鄉的魅力,接受新四軍紅色文化的洗禮,盡享詩仙李白把酒言歡的豪情,體會皖南川藏線的驚險,領略山水之間的韻律。
全域旅游哪里都是美景
9 月10 日上午,由劉孜、丁海峰等人出演的電影《云雀》在涇縣黃田景區舉行開機儀式。這是繼《大江大河》之后,黃田景區迎來的又一個影視劇組。黃田景區獨特的徽派建筑以及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在吸引越來越多游客的同時,也讓很多影視劇組慕名而來,涇縣各地的美景被越來越多的人熟識。
近年來,涇縣堅持“旅游興縣”發展戰略不動搖,立足特有資源稟賦,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一核兩線五區”的旅游格局逐步形成。即以縣城為核心,建設東部山水生態精品線路和西部紅色經典、人文景觀兩條線路。加快建設以“李白文化”“古建筑文化”為核心的桃花潭查濟景區;以“新四軍文化”為核心的云嶺紅色景區、全國紅色教育基地;以“孝親文化”為核心的黃田景區;以自駕探險為特征的“皖南川藏線”景區;以體驗文化為特征的宣紙研學游景區。
同時,涇縣還運用“旅游+”“+旅游”模式,進一步做好旅游產品的開發和經營,設計富有涇縣特色的旅游產品,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繼續舉辦龍舟賽、自行車賽、農民豐收節等節慶賽事活動,積極籌辦宣紙文化藝術節。
今年涇縣文旅重點項目35 個,截至目前完成投資20.82 億元。今年1 日至8 月,涇縣國內旅游接待239.27 萬人,實現旅游收入21.48 億元。
月亮灣景區吸引很多游客。尹建生/攝
電商興旺看見美好光景
一款原創研發設計的宣紙產品,不僅入選2018 年度“安徽百佳好網貨”,還在2019 年天貓商城“雙11”活動中位列文房類用品消費者喜愛的熱門品牌榜單第2。這就是安徽雅昌宣紙藝術品有限公司的“宣紙水印臨摹合集”。該公司2019 年銷售額突破7500 萬元,成為涇縣電商發展的成功典范。
“中國宣紙之鄉”涇縣,有文房四寶、木梳、鍋巴等極具特色的傳統產品,如何讓這些藏在深山的“好物”走出去?近年來,涇縣已經探索出一條成功的電商發展之路。
線上發展要順暢,線下基礎先打牢。涇縣近年來已組建電子商務協會,建設了電商產業園,建成了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農村電商物流配送中心,電商服務網點已經覆蓋全縣132 個行政村和4 個農村社區。據不完全統計,涇縣全縣電商經營主體總量達4200 余戶(人)。自涇縣李園村成為2016 年安徽省首個中國“淘寶村”以來,目前涇縣已創成中國“淘寶鎮”2 個、“淘寶村”4 個。2019 年涇縣網銷額達到8.5 億元,2020 年預計將突破10 億元。
在涇縣,通過電商幫扶貧困戶銷售農產品,成為扶貧的重要力量。涇縣在全縣設置136 個電商服務網點,其中貧困村網點34 個;今年1 月到8 月,涇縣電商服務網點共幫助銷售貧困戶產品90 萬元;電商培訓扶智活動中培訓建檔立卡貧困戶210 人。
生產繁忙的安徽皖南新維電機有限公司。王峻/攝
特色產業鑄就活力前景
今年6 月,一家智能型工廠正式投產。在這里,有自動化先進設備和生產線,實現了“機器換人”、智能制造,這就是安徽皖南電氣有限公司。該項目總投資3億元,主要生產超高效三相異步電動機。6 月份正式投產,8 月產值就達到2000 萬元以上,預計全面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12.5 億元、利稅1.8 億元。
安徽皖南電氣有限公司是涇縣電機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電機產業是涇縣的傳統工業產業,起步于上世紀50 年代末60 年代初,歷經60 年的發展,成為了涇縣工業首位產業。近年來,涇縣大力實施工業提速大會戰,堅持創新驅動、品牌強企、轉型發展,推進電機產業發展升級、品質提升。
在涇縣,31 個高新技術企業中11 個是電機企業;涇縣電機產業在全國中小型電機市場占有率已達8%以上,電機產品擁有1 萬多個基本規格,電機品種規格數居全國中小型電機行業首位;涇縣電機產業擁有發明專利126 項,參與國家、地方及行業標準88 個……
中國宣紙博物館讓傳統文化與旅游有機融合。尹建生/攝
在工業提速大會戰的推動下,涇縣電機產業首位產業地位和集聚效應進一步顯現。形成了以皖南電機為龍頭、50 余家企業為配套的產業集群,構建了電機新產品研發、整機裝配、上下游零配件生產的全鏈條、閉環式產業發展體系。
今年以來,涇縣電機產業克服疫情及經濟下行等不利因素影響,1 月~7 月累計完成產值32.46 億元,同比逆勢增長9.7%。下一步涇縣將繼續以打造“國內最具特色的中小型電機集聚基地”為目標,設立綠色制造產業園,力爭進入國際先進、國內標桿的電機產業梯隊。
張萍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