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應急管理廳網消息:今年以來我省發生多起洪澇、風雹等自然災害,特別是6-7月遭受的持續強降雨,造成全省大面積受災,災害損失嚴重。為做好受災群眾今冬明春期間基本生活保障,省應急管理廳聯合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扶貧辦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各級應急管理會同民政、財政和扶貧部門共同組織開展好全省受災困難群眾冬春救助工作。
通知指出,做好冬春救助工作是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和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有關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各級各部門要主動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并積極爭取支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責任,把冬春救助作為重點任務組織好、開展好。要按照相關工作規程,盡快部署安排,層層分解任務,完善工作方案,健全相關政策制度,細化具體救助措施,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通知明確,各地應急管理部門要精心組織冬春救助需求調查評估,確保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要嚴格按照“戶報、村評、鄉審、縣定”的程序精準確定救助對象,按照“分類救助、重點救助”原則,對各類冬春救助對象實行分類排隊,向倒房重建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災低保對象、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散居孤兒、留守老人、留守兒童及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傾斜。
通知強調,各地要嚴格落實災害救助主體責任,按規定安排落實好冬春救助資金。要加大對貧困地區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以及重災區的傾斜支持力度。中央和省級冬春救助資金下達后,各地要加快下撥進度,及時跟蹤調度,確保資金直達基層、直達受災群眾,杜絕資金截留、發放遲緩或沉淀不用。
通知要求,各地應急管理部門要積極推進與民政、財政、扶貧等相關部門的協調聯動和最低生活保障、臨時救助等制度的銜接,開展臺賬數據比對,加強信息互通共享,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優勢,共同做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財政部門應確保冬春救助資金能夠及時足額下撥;民政部門負責長期兜底保障救助,冬春救助工作完成后,受災群眾基本生活仍存在困難的,符合條件的要及時納入臨時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等社會救助范疇;扶貧部門要強化因災致貧返貧情況摸查、核實及處理工作,準確掌握受災群眾需求,及時制定幫扶計劃,高效開展災后救助幫扶工作,防止因災致貧、因災返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