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團棉花,幾片薄布,經過塞棉花、縫合等幾道工序后,華麗變身為一個個小巧可愛的裝飾品。這神奇的變化源自李素俠的一雙“巧手”。李素俠今年46 歲,家住泗縣草廟鎮治崗村大史莊。她曾被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政策和產業項目的幫扶下,終于摘掉了貧困帽。
家里的一切逐漸步入正軌,李素俠首先想的不是休息,而是怎樣才能多掙點錢,讓家里人過得更好。因每天都要照顧丈夫、小兒子和十幾畝田地,李素俠一直都沒找到合適的工作。治崗村扶貧專干盧靜和包片干部在走訪中發現李素俠的困境后,向她推薦了可以帶回家制作的手工制品加工。為了讓李素俠盡快上手,盧靜和包村干部把村里的手工制品達人請到李素俠家,手把手教她制作,并把手工制品收送工作交給她,這進一步提高了李素俠的收入。
如今,李素俠接送孩子上學、下地時都把這些手工制品材料帶在身上,只要有空就抓緊制作,每個月能增加近五百元收入。“別小看這500 塊錢,對我們家幫助可大了,我打算用這些錢再買一些雞苗、鴨苗來養,這樣又是一筆收入。”李素俠說,日子雖然千難萬難,但只要肯干就不難。
姚森 靖偉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