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5 年前,太和人周桂蘭夫婦在新疆烏魯木齊賣水果。當她去進貨時,5 歲的兒子毛毛被人拐走,夫婦倆哭得肝腸寸斷。25 年來,從新疆到安徽,夫妻倆從未放棄尋子的信念。今年9 月8 日,在安徽太和警方和河南民權警方的陪同下,毛毛終于回到了家鄉太和縣趙集鄉。
周桂蘭抱著日思夜想的兒子,不愿松手。
兒子出去上廁所不見了
1995 年,周桂蘭夫婦帶著5 歲的兒子毛毛在新疆烏魯木齊賣水果。烏魯木齊的冬天寒冷漫長,而對周桂蘭夫婦來說,這一年的冬天更加冰冷刺骨。
“毛毛才5 歲,平時我們都把他帶在身邊。那天中午12 點多,因為我去進貨,小孩就交給他爸爸和叔叔帶回住的地方。”周桂蘭說,孩子被帶回家后,小叔子去火車站附近找活干,丈夫一個人在家,“小孩說要出去上廁所,然后就沒有回來。”
周桂蘭進貨時,還專門花了2 元錢給毛毛買了一串糖葫蘆,但是糖葫蘆買回來了,毛毛卻不見了。
“我們在拿著小孩的照片,求人家開門,挨家挨戶地找。”回憶起25 年前的情形,周桂蘭聲音哽咽,“父母不在身邊,小孩肯定害怕。每到一戶人家,我都在門口先聽聽有沒有小孩的哭聲。我也很害怕人家捂住他的嘴,或者傷害他。”
有人告訴周桂蘭,孩子被一個男子帶走了,這讓她更加心急如焚,“我都不知道那時候是怎么過來的,人要瘋掉了,眼睛都要哭瞎了。”
夫妻倆堅持尋子不放棄
記者了解到,當天周桂蘭夫婦就報了警。新疆警方接警后迅速開展走訪調查,但是均未發現有價值的線索。而毛毛的失蹤讓一家人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丈夫變得沉默寡言,周桂蘭天天以淚洗面。“就一個勁地找,滿大街吆喝,問有沒有人看到我家小孩,腿都摔出血了。”周桂蘭告訴記者,他們還求助當地電視臺、廣播播放尋人啟事,想盡一切辦法尋找毛毛,“我們到了新疆很多地方,到處打聽。不管在哪兒,超市還是大街上,總是想著會不會遇到孩子。”
后來他們又有了第二個孩子,巧合的是兩個孩子的生日是在同一天。每年4月25 日,周桂蘭都會買蛋糕為孩子過生日。“我跟小兒子講,你還有一個哥哥,這個生日也是給他過的,希望他平安健康。”周桂蘭說,“家里一直保留著毛毛的照片。”
在尋子的路上,周桂蘭夫婦經歷很多坎坷,有過希望,卻失望而回,但是內心那份尋親信念從未消失。2009 年12 月,周桂蘭夫婦回到太和趙集鄉的老家,尋求太和警方幫助。太和警方第一時間為夫婦倆采集DNA 信息,并及時送檢入全國公安機關查找被拐賣/失蹤兒童系統,此后每年及時更新完善數據庫。
皖豫兩地警方聯手尋親
在周桂蘭夫婦在烏魯木齊挨家挨戶尋找孩子的時候,幼小的毛毛已被人帶到了河南民權縣一戶家庭,漸漸長大成人,現在已經娶妻生子。他知道自己是被帶來的孩子,也想尋找親生父母。今年5 月,他找到了河南民權警方,將自己的血樣錄入了全國打拐DNA 數據庫。養父母也知道他尋找親生父母的事情,但是并沒有反對。
記者了解到,今年5 月,太和警方接到安徽省公安廳物證鑒定處通報周桂蘭夫婦二人DNA 與所在民權縣的毛毛DNA 初步比對成功的通知,立即與民權警方對接溝通。7 月份,阜陽市公安局DNA 實驗室再次對他們的DNA 進行比對復核。9 月8 日,毛毛在太和警方和民權警方的陪同下,終于回到了家鄉太和。
“要是沒有政府、警察、好心人的幫助,僅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可能永遠也找不到兒子了,我們全家非常感謝他們。毛毛小時候喜歡吃葡萄,我買了葡萄,又準備了一個蛋糕迎接他回家。”周桂蘭說,9 月8 日,當毛毛走過來的時候,她一下子就哭了,抱著他不想松手,“他和他爸爸太像了,連走路的姿勢都像。我就看著他,和他聊了一晚上,我們太高興了。”
“我見到親生父母,特別親切,他們和我腦海里想的樣子很像。”毛毛告訴記者,9月8日一家人終于團圓,他也很激動。因為工作需要,9月9日一早他又返回河南,“我現在在河南工作,以后是不是會回安徽工作,現在還不確定,但是我會經常去看望他們。”
“他很乖,很懂事,我不怨恨他的養父母,相反我很感激他們這些年對我兒子的養育和教育。”周桂蘭說,她和毛毛養父母通了電話,以后會去河南看望他們,也歡迎他們到安徽做客。
代琦 張林林 徐涵姝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鐘虹
(圖片由太和警方提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