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安徽科學防汛 守護百姓家園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期間指出,要提高抗御災害能力,在抗御自然災害方面達到現代化水平。在今年巢湖流域的防汛救災中,全省抗洪人員在辛苦堅守的同時,也充分利用先進技術,開展科學防汛,努力降低百姓的損失。

五十雙“眼睛”盯牢水庫安全

今年入汛以后,合肥市遭遇了多場大暴雨,董鋪和大房郢兩大水庫水位快速升高,大壩所承受的壓力也成倍上升。為分析大壩的運行狀況,保證大壩的安全提供數據支撐,董鋪水庫和大房郢水庫大壩的迎坡面、背水面共埋設了50 根測壓管。就像埋在堤壩內的50 雙“ 眼睛”,監測著汛期堤壩的受壓、變形情況。為保證汛期堤壩安全,也為了保留高水位下測壓管第一手資料,董大水庫管理處將測壓管的觀測頻率調整為1天1次。

深知此項工作的重要性,董大水庫管理處工程科的“女子特攻隊”主動接過了這一觀測重任,在大雨中堅持對50 根測壓管逐一測量。為了保證測量精度,她們通常是在測量尺子端頭安裝上一個空心的鐵管,通過鐵管接觸到水面傳來的回聲分辨水位,然后讀出測量尺讀數,計算出管內水位高程。這個方法就要求她們親自去到每一個測壓管的管口,貼近它才能聽到回聲。

1988 年出生的趙瓊除了是一名一線水務工作者,還是一個兩歲孩子的媽媽。“我們要每天守在堤壩邊觀測測壓管的情況。”她說,測壓管數據的采集和精確的分析,對判斷水庫大壩安全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水庫大壩能保持安全運行,就是最好的回報。”

“數字堤壩”助力防汛救災

此次防汛救災中,合肥包河區以大數據為手段,通過綜合汛情的集成化研判預警的智能化和應急救援的快速聯動,輔助各街鎮、大社區及相關部門應對汛期“大考”。

南淝河防汛責任段負責人表示,“針對巡堤發現的河道問題、管網情況,通過手機APP 一鍵上傳,能夠實現快速反饋和處置,很有效,也很便捷。”據了解,通過“智慧河長”APP 進行網格化管理,在防洪的關鍵時刻發揮了重要作用。“可見PC 終端涵蓋河長一張圖、統計分析、巡河管理、事務處理、數據管理等主要模塊。借由遠程數據的采集分析,該平臺能夠實現對‘一手’關鍵信息的隨時掌握、實時跟進,為防汛科學決策提供有效助力和支撐。”

新科技加固城市“防洪墻”

城市內澇也是困擾市民的民生難題之一。日前記者來到合肥市蜀山區天鵝灣花園小區采訪時,居民羅大爺指著小區路面告訴記者:“小區鋪透水瀝青,雨水會迅速滲透到地下,經管網流出,下急暴雨也不淹!”

原來,2019 年,蜀山區將天鵝灣花園小區納入第二批“海綿小區”建設,實施雨污分流、下墊面改造。改造后的路面鋪設透水瀝青,既有強度和耐久性,又有很好的透水性,雨水能順利進入鋪裝結構內部,向下滲入土基,從而降低峰值流量,避免內澇。

在蜀山區首批“海綿小區”建設試點航鑫家苑小區,居民向記者介紹說,航鑫家苑小區建于上世紀70 年代,是典型的老舊小區。過去,由于地勢低洼,遇到大雨很容易積水。為此,蜀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對小區改造中,采用“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和技術,科學布局雨水收集設施,在地下建設了1500 立方米的蓄水池和立體排水管網。

“提前清空蓄水池,下雨水池蓄滿后,溢出的雨水通過管網分流,可以減少排水管網瞬時排水壓力。”蜀山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人介紹,蓄水池收集的雨水,通過存蓄、滲透、凈化等步驟,可用于澆灌小區綠植、清洗垃圾車等,實現雨水在城市中自然遷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劉旸 項磊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9月1日合肥停氣通知 涉及這幾個小區

?為消除長江東路(勝利路~東二環)燃氣鑄鐵管道安全隱患,現定于9月1日21:00至次日8:00對戴安橋路至東一環之間的長江東路段沿線區域等停氣。恢復供氣時間:次日8:00開始恢復送氣,恢復時長約1小時。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西县| 西吉县| 余干县| 唐海县| 巫山县| 沧州市| 长岭县| 江陵县| 定日县| 白玉县| 商城县| 甘谷县| 弥渡县| 南江县| 平原县| 河北省| 梧州市| 海安县| 宜川县| 衡南县| 吉木萨尔县| 怀集县| 方正县| 新余市| 桂林市| 凉城县| 响水县| 茂名市| 镇巴县| 囊谦县| 青铜峡市| 宜昌市| 新兴县| 萝北县| 兴城市| 特克斯县| 宜章县| 惠东县| 永善县| 水富县| 邯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