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考察期間,深入防汛救災一線、農村、企業等,看望慰問受災群眾和防汛救災一線人員,就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加強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調研,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講話。總書記的到來,讓安徽廣大干部群眾、各行各業勞動者備受鼓舞。大家紛紛表示,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積極作為,開拓創新,在加快建設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進展。
讓湖心莊臺不再成為困人的“孤島” 而變成群眾的“搖錢樹”“聚寶盆”
阜南縣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安徽的第一站,他在蒙洼蓄洪區曹集鎮利民村西田坡莊臺調研時說,要根據蓄洪區特點安排群眾生產生活,揚長避短,同時引導和鼓勵鄉親們逐步搬離出去,確保蓄洪區人口不再增多。希望鄉親們自力更生,繼續努力,讓日子越過越紅火!
“蓄洪區的洪水尚未完全退去,總書記就冒著高溫來到蓄洪區察看群眾受災情況、慰問受災群眾,這讓我們特別感動,也鼓舞了我們戰勝自然災害的信心,堅定了蓄洪不影響脫貧的決心。”阜南縣委書記崔黎說。
“蒙洼蓄洪區,特別是在77 個湖心莊臺上,還有4 萬多群眾在生活。怎樣保證蓄洪時,人不受屈?近年來,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執政理念和要求,在蒙洼蓄洪區莊臺推進安全建設和環境改造,讓擁擠不堪的湖心莊臺人搬到更安全的地方去,‘讓搬走的人比住在莊臺上生活過得好,讓住在莊臺上的人比以前過得好’。”崔黎說。
正是因為蒙洼蓄洪區里的大部分居民已經搬到更加安全的新家,今年蓄洪期間,大家都在自己的家里安然度汛,沒有一人住救災帳篷。
“蒙洼蓄洪區的歷史使命就是蓄洪,總書記強調‘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蒙洼蓄洪區今后仍要做好為國家而隨時蓄洪的準備。”崔黎說,“因此,我們通過‘減總量、優存量、建新區、分步走’的方式,逐步縮減湖心莊臺上的人口,讓今后再蓄洪時只淹地、不再困人,讓蓄洪區群眾的生活得到更好保障。”
據介紹,蒙洼蓄洪區居民陸續搬離湖心莊臺后,阜南縣將根據蒙洼蓄洪區的生態環境需求,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水生植物種植、生態旅游等適應性產業,讓一座座湖心莊臺不再成為困人的“孤島”,而變成群眾的“搖錢樹”“聚寶盆”。
蓄洪期間,西田坡莊臺成為蒙洼蓄洪區內一座孤島。
洪水退去,西田坡莊臺成為蒙洼蓄洪區內一道風景。
“江中無漁船、水中無網具、岸上無江魚”的目標在池州市已經初步實現
習近平總書記在馬鞍山市考察調研期間,在薛家洼生態園作重要講話。他強調,把生態保護好,把生態優勢發揮出來,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要把相關工作做到位,讓廣大漁民愿意上岸、上得了岸,上岸后能夠穩得住、能致富。長江經濟帶建設,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實現“人民保護長江、長江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環,早日重現“一江碧水向東流”的勝景。
薛家洼區域原有3 家非法碼頭、7 家散亂污企業和養殖場,還停靠著200 多條漁船,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2019 年起,當地開始進行長江岸線綜合整治,如今這里已成為百姓親江親水親綠的美麗岸線。“這真是一件為民的實事好事。現在親戚朋友來馬鞍山,一定會帶他們來這里看看。”一位市民說。在皖江上游的池州市,每天一大早,貴池區梅龍街道護漁隊隊員趙連霞就和隊員們一起駕船順流而下,拿著望遠鏡仔細搜查江面上非法捕撈的蛛絲馬跡。
“每天我們上下午各一趟巡查,和以前當漁民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長江禁漁,重在源頭治理。池州市積極引導漁民上岸轉產轉業,趙連霞這位過去的老漁民,現在成了護漁隊員。“總書記說要保護好長江生態,不搞大開發。我們當然應該從大局考慮,響應總書記的號召,這也是對我們的子孫后代負責。”
“總書記視察安徽的重要講話,更堅定了我們全力推進長江禁漁的決心與信心。我們將以總書記的講話為號令,進一步加大巡線力度,加大市場巡查力度,讓池州市場上不再有江魚出現。”池州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副支隊長吳春年告訴記者,池州作為有著162 公里長江岸線的濱江之城,近年來高度重視長江岸線生態保護與長江禁捕等工作,目前禁捕禁漁各項目標基本實現。
吳春年介紹,十年長江禁漁令實施以來,池州市積極引導漁民上岸,并建立常態化巡邏和快速處置機制,加強執法巡邏打擊偷捕和違法售賣行為,構建捕撈、運輸、銷售、餐飲全鏈條監管體系,切實從源頭和終端斬斷“地下產業鏈”。同時,開展生態增殖放流,管住船、管住岸、管住販,堅決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目前,758 艘捕魚機動漁船已全部退出水面,2575 人全部精準建檔立卡。‘江中無漁船、水中無網具、岸上無江魚’的目標在池州市已經初步實現。”
“池州還在全省率先推出了舉報長江池州段及水生生物保護區非法捕撈、銷售等違法行為獎勵試行辦法,鼓勵廣大市民積極舉報轄區內非法捕撈和市場銷售非法捕撈漁獲物等違法行為。”吳春年介紹。早在今年6月30日,池州市委常委會就召開會議,要求切實把長江禁捕退捕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堅決打贏長江池州段禁捕退捕攻堅戰。同日,池州市召開了打贏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工作推進會,成立了長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禁捕和退捕各項任務。
現在的“中國制造”已經越來越具有高科技含量
在合肥考察調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安徽創新館,對安徽在推進科技創新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取得積極進展表示肯定。他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靠創新。要進一步夯實創新的基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作為全國首座以創新為主題的場館,安徽創新館集中展示了全省千余件有代表性的創新成果,涵蓋人工智能、高端裝備制造、數字創意、綠色食品等新興產業。其中,合肥富煌君達高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高端技術創新產品“高速攝像機”和“高速激光三維輪廓掃描儀”,經合肥市科技局推薦和省創新館組委會評審后,進入安徽省創新館1號“創引擎、創智慧、創未來”主題館,進行永久展放。
富煌君達董事長周伊凡說,該公司一直踐行集團“科技引領、實業報國”的使命,發揮自主創新優勢,匯聚高端人才,保持關鍵技術領先。“經過努力創新,富煌君達已經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君達超眼’高速視覺感知技術,打破了日本、美國、歐洲等同類產品及其技術在中國市場的壟斷,成為國產、自主、可控的民族品牌。”
她表示,總書記一直很關注安徽的創新發展,這次來到安徽,將更加激勵富煌君達全體員工繼續開拓創新,做出更大的成果。“科技強國是當代中國科技人的歷史使命,創新報國是當代中國科技人的應有情懷,我們將秉持‘民族品牌、自主可控’的理念,不斷探索新技術,研發新產品,開拓新領域,打造中國智能新視覺生態圈,努力成為智能新視覺產業的領航者。”
“這次總書記來到安徽,參觀了安徽創新館,對安徽創新表示肯定,對我們也是一個激勵。”合肥行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琦告訴記者,近年來國家對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越來越重視,支持創新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朱琦說,以前說起“中國制造”,很多人總是聯想到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等詞匯,但現在的“中國制造”已經越來越具有高科技含量。“比如新冠疫情期間,中國不僅生產了大量的手套、口罩等傳統醫療物資,還制造出很多高技術含量的分子診斷試劑、高端呼吸機等,讓世界刮目相看。”
作為大健康產業領域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行知生物曾獲2019“創響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生物醫藥組一等獎,并在新冠疫情期間開發出超敏檢測試劑盒,應用于國內多家醫療機構。同時,該公司還把最新的分子診斷技術提供給國外醫療機構,助力全球抗疫。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張洪金 朱春友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