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最近幾天,氣溫像坐了火箭一樣猛躥,一波波熱浪讓人直呼“受不了”。對于很多上班族來說,雖然天氣熱,但好歹可以在空調房里工作;而在高溫炙烤的室外,依然有這樣一批“高溫戰(zhàn)士”,他們肩負職責,堅守崗位……高溫之下,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兵分多路采訪,關注“戰(zhàn)高溫”。
環(huán)衛(wèi)工人 全副武裝上陣,很快渾身是汗
8月19日上午8點半,在合肥望江西路與肥西路交口東北角,記者見到了環(huán)衛(wèi)工人蔡良霞大姐,她正在清理一棟4層待拆遷樓下的衛(wèi)生死角。因為高溫,她全身遮擋得嚴嚴實實。 “地磚縫里面的香煙頭都要用手摳出來。”記者跟隨蔡大姐體驗了一會,就已經渾身是汗。 “身上都是汗!”蔡大姐一邊擦汗一邊說。
上午9點,蔡大姐的同事莫昌翠大姐正在肥西路“藏洼”公交站牌旁,撒燒堿清理雨水井邊的油污。隨后,駕駛班的同事戴圣年用水管進行沖刷。據介紹,這些油污帶是路邊餐飲店亂倒油污形成的。上午9點35分,忙了一個小時的蔡大姐回到環(huán)衛(wèi)車邊,喝了幾口水后,又和同事會合,進行肥西路綠化帶垃圾的清理工作。
近期炎熱高溫,環(huán)衛(wèi)人員有哪些防暑降溫的保障措施?昨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獲悉,蜀山區(qū)城管局要求,日最高氣溫達到35℃時,即啟動防暑降溫預案,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停止人工室外作業(yè)。并制定高溫中暑緊急救援方案,建立環(huán)衛(wèi)作業(yè)安全工作巡查機制,及時為環(huán)衛(wèi)工人發(fā)放防暑降溫藥品(人丹、十滴水等)。
電網施工人員 鋼塔熱得發(fā)燙,有時得坐上去
近期,宣城高溫天氣熱度不減,最高氣溫屢破38℃。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昨天從國網宣城供電公司了解到,今年8月以來,宣城電網負荷目前已連創(chuàng)五次新高,最大負荷達248.41萬千瓦,較去年最大負荷228.091萬千瓦增長8.9%。
昨天下午3點多,電網施工人員江洋帶著同事們正準備出發(fā)去一個立塔施工的現(xiàn)場,開始下午的工作。 “我們這段時間每天清晨5點半就開始干活,一直干到上午10點左右。下午3點多鐘開始,一直干到晚上7點。”江洋告訴記者,因為近期宣城高溫,他們就調整了工作時間。 “最近實在是太熱了,以前夏天我們一般是上午干到十一點多,下午兩點多就出門。”
8月12日到現(xiàn)在,江洋和同事們一直在宣城軍塘至雙塔變電站線路工程施工現(xiàn)場開展放線工作。 “那個塔是金屬架,戴手套摸著都燙手。”江洋說,雖然鋼塔熱得發(fā)燙,但工人們有時候還得坐在鋼架上,“剛坐上去有點燙,只能忍著,坐一會就好一些了。”
“我們作業(yè)地點很多在野外,這個天氣,如果旁邊有水田,高溫蒸出水汽,就是下午三四點鐘也有40℃,比站在鋼塔上還難受。”江洋說。
高溫作業(yè),為了保障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除了調整工作時間外,宣城供電公司還為施工人員準備了防暑藥品、綠豆湯等。同時,現(xiàn)場指揮施工的工作人員會注意觀察,如果發(fā)現(xiàn)有工人身體不舒服,會要求他馬上休息。 “這么多天都還好,沒發(fā)生中暑的情況,實在太熱的時候,大家會輪流休息。” 韋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攝影報道
交警 堅守路口,每天制服濕透七八次
在烈日當空的路面,交警堅守在各個交通要道,制服一天濕透七八次,他們說“正常”。
肥東交警唐曉東說,在烈日的暴曬下,每天制服要濕透七八次,汗?jié)n將衣服“畫”了一圈又一圈。雖然酷熱難當,他依然站在車水馬龍的馬路中央,重復著標準有力的指揮手勢,只為保持交通順暢。
交警鄭雪峰所在的肥東縣交管大隊店埠中隊,共有70多人,大都在一線路面值守,其中有同事已在一線堅守20多年。他所在的中隊負責店埠鎮(zhèn)城區(qū)的道路交通秩序。商業(yè)區(qū)集中、人流車流密集、附近還有一所學校,工作難度、強度很大。 “沒有任何遮擋物,站在烈日下,警服濕個幾次很正常。”鄭雪峰說。
燃氣巡線員 巡檢一絲不茍,保證用氣安全
身著深藍色工作服,頭戴白色工作帽,炎炎烈日下,在池州城西的杏匯華庭小區(qū)廣場上,幾名燃氣工人正一絲不茍地對調壓柜等燃氣設備進行巡檢……這是 8 月 19 日,記者跟隨池州港華燃氣公司巡線員體驗他們高溫巡檢時看見的場景。
當天上午,記者來到池州城西的杏匯華庭小區(qū)時,負責池州主城區(qū)燃氣供應的池州港華燃氣公司管網維護部的幾名工作人員正在對一處燃氣調壓柜進行巡檢。 “熱是肯定的,打開調壓柜的外鐵門時都燙手,但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巡線員汪振新告訴記者,全城范圍內的燃氣調壓柜,他們每周都會安排巡檢一次,“主要是查漏測壓,看壓力參數等是否在正常值,最大程度保證小區(qū)居民用氣安全”。
“近期高溫,雖然我們對工作時間進行了微調,但由于巡檢的工作量大,每天還是不得不在高溫下進行一些作業(yè)。”在現(xiàn)場帶隊的池州港華管網維護部主管許勝兵介紹,池州主城區(qū)共有220個調壓柜,每周需巡檢一次,巡線測漏組只有 6 個人,所以行程排得都很滿, “畢竟這涉及到千家萬戶的用氣安全,我們一刻也不能也不敢馬虎。”
除了對調壓柜巡檢外,工作人員還對附近的一處燃氣閥門進行了啟閉試驗,這也是日常巡檢內容之一。現(xiàn)場工作持續(xù)了約二十多分鐘后結束,高溫的炙烤已經讓師傅們的工作服都濕了,首次現(xiàn)場跟隨的記者更是感覺臉上火辣辣的有些疼。 “其實最怕的就是有些野蠻施工,最容易破壞我們的管道安全,在此也呼吁一些施工單位能配合我們的工作,愛惜我們的燃氣設施,畢竟這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安全及正常用氣。”許勝兵主管最后還不忘通過記者發(fā)出呼吁。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春友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