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8 月5 日0 時至8 時,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響應所在地社區——池州市貴池區秋浦街道九華社區黨支部號召,以一名社區黨員志愿者身份參加大夜班防汛值巡。夜色中,記者與其他幾名志愿者一起巡查池州主城區長江北路港口橋附近的城市防洪墻。“這幾天天氣好,防洪墻外水位明顯下降,壓力小多了,但洪水一天不退,我們的巡查就一天不能松懈。”一位已多次參加防汛值巡的黨員志愿者告訴記者。
社區黨員志愿者值班巡查。
8 月4 日深夜11 時50 分左右,記者驅車來到目的地時,值巡的四名志愿者加上一名社區領隊已全部到場。帶隊的社區干部——九華社區黨支部委員余軼和大家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項。由于上一輪巡查結束時間不長,大家在“大本營”——秋浦街道一處城防巡查點暫時休息。盛夏的深夜,雖然有絲絲涼氣,但地面冒出的熱氣和飛舞的蚊子讓大家無法正常靜坐。
“最近天氣不錯,現在壓力小多了,前陣子下雨,晚上壓力很大,特別是水位高時,我們一個小時左右就去巡查一次,一個班次有十來人,手拿電筒,神經緊繃,擔心出現情況。”吳光翔是貴池區梅街中心學校一名老師,也是九華社區一名黨員志愿者,多次參加防汛志愿值巡。談及前期印象時,他記憶深刻。“有時候雨下得大,我們身上都濕透了,但絲毫不敢放松,那時更需要認真細查。”
據余軼介紹,自從7 月初啟動防汛值班以來,社區工作人員全都參與到防汛一線。“社區女同志居多,但大家從來沒說過二話,都會提前安排好家事。”余軼透露,有時排班也會盡量照顧一下家里有嬰幼兒的女同志,比如盡量讓她們上白班,這也算一種人文關懷吧。
5日凌晨1時許,記者和幾名志愿者開始首輪巡查。由于防洪墻上只有部分路燈,大家拿出電筒或手機,開啟全照明模式。“前兩天巡查時,有人發現腳下一條蛇快速溜走,當時嚇得叫起來。”吳光翔的話讓大家走起路來更小心謹慎。雖然巡查的防洪墻不到一公里,但大家還是走了幾十分鐘。
“我們街道負責1.57 公里長的防洪墻巡查工作,安排了5 個社區負責值守,每天三班倒,前期最多時每天有90 多人參與防汛巡查。這幾天天氣好,水位下降,我們減少了上堤人數。”夜間多次在各值守點檢查人員到崗情況的秋浦街道紀工委書記冷紅生告訴記者,汛期除少量留守人員外,街道社區干部幾乎全員上崗,大家都很辛苦,“年初是疫情,現在又是汛情,作為基層干部,參加值守義不容辭。”
5 日早晨8 時左右,記者所在班次結束值班時,白班志愿者已經到達現場。記者了解到,這只是今夏抗洪戰斗中的一個縮影。大汛當前,池州市、貴池區眾多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團體的志愿者以及眾多領導干部無不在默默付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朱春友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