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昨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了《關于安徽省2020 年上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下半年工作意見的報告》。“我省將扎實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重建各項工作,強化汛情監測預警,突出長江、淮河干流和重要支流堤防、巢湖等重要湖庫堤壩等重點部位,加強協調調度,同時防止澇旱急轉。”省發改委主任張天培表示,我省將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加緊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水利、重要基礎設施補短板、城市內澇治理等項目,全面提高災害防御能力。
全面提高災害防御能力
上半年,我省城鎮新增就業33.5 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3.2%,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69.8%、居全國前列。下半年,我省將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積極搭建線上、線下就業招聘平臺,引導返鄉農民工轉移就業,保障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進一步拓寬居民增收渠道。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我省將提高糧食加工供應能力,加快恢復生豬生產,做好糧油、蔬菜等重要生活必需品保供穩價工作,按月足額向困難群眾和重點優撫對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我省將扎實做好防汛救災和災后重建各項工作,強化汛情監測預警,突出長江、淮河干流和重要支流堤防、巢湖等重要湖庫堤壩、城市防洪墻和防洪圈堤等重點部位,加強協調調度,同時防止澇旱急轉。全面梳理摸清水毀情況,精心謀劃編制災后重建生產恢復計劃,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及時搶修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認真做好災區農業搶種補種、生產自救工作。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加緊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水利、重要基礎設施補短板、城市內澇治理等項目,全面提高災害防御能力。
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上半年,通過多措并舉釋放內需潛力,我省市場需求逐步復蘇。
下一步,我省將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促進形成強大市場。
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提升行動,抓緊落實恢復跨省團隊旅游相關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滿意消費長三角”建設,支持商場、超市、專賣店等經營主體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改造一批老舊街區,引導商業步行街、文化街打造市民消費升級載體。大力發展夜間經濟。
落實高質量“四督四保”“五項機制”“三個走”工作機制,強化連續調度,每月組織貫徹落實“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實施一批公共衛生、生物安全、應急物資保障、物資和能源儲備、物流設施、農林水利、城鄉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項目,不斷謀劃接續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加大“兩新一重”建設支持力度,推進“兩個1000 億元、發行省本級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政策落地,編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不斷完善推進5G、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的政策措施,加快推進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研究制定交通水利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啟動“城市大腦”試點
今年上半年,我省全面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長三角“感存算一體化”超級中試中心、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游廊道戰略合作等13 個涉皖重大合作事項集中簽約,“三區一體一廊”等重大事項取得積極進展。
張天培透露,下半年我省將繼續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優化經濟空間布局,深入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規劃綱要及安徽行動計劃,加快推進“三區一體一廊”建設,落實好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成果;協同推動中部地區崛起,統籌推進中原經濟區、淮河生態經濟帶、大別山革命老區等建設,謀劃實施一批重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合作項目;高質量推進“一圈五區”建設,加快合肥都市圈交通基礎設施聯網升級,加速皖江江北、江南新興產業集中區高質量發展,出臺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實施方案,完善大別山革命老區對外聯通通道,精心打造一批精品旅游線路和長三角康養基地。
下半年,我省將啟動“城市大腦”建設應用試點,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立城市智能中樞,打造新型智慧城市新典范。大力振興縣域經濟,再培育一批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基地),完善激勵機制及配套措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