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同馬大堤是安慶抗洪的最前線。這兩天,石金保與石飛這對“父子兵”成了同馬大堤防汛抗洪戰(zhàn)場的一面旗幟,感染和帶動了更多人到防汛抗洪中。
父親石金保今年51歲,是高嶺鄉(xiāng)青云村支委,自防汛開展以來,他就率領該村19名民工隊伍趕赴同馬大堤,加入防汛的隊伍。據(jù)了解,石金保曾親身經(jīng)歷并參與2016年特大洪水的防汛,有著豐富的防汛經(jīng)驗。這幾天,無論是烈日下、黑夜里,還是暴雨中,石金保都拿著鐵鍬帶領隊員奔走在抗洪搶險第一線,巡堤查險、查看水位。
兒子石飛今年才24歲,剛踏入社會,在這節(jié)骨眼中,石金保正為村里缺少青壯勞力而發(fā)愁,轉念便想到這兩天輪休在家的兒子。“參與抗洪搶險是保衛(wèi)家鄉(xiāng),義不容辭?!苯拥礁赣H的提議后,石飛爽快地答應了,并讓父親幫其報了名。
根據(jù)工作安排,石飛被安排在民兵應急搶險隊伍,父子倆雖然不在同一個班次,但休整期間會互相加油打氣,石金保還向兒子傳授防汛經(jīng)驗。在指揮部的培訓和父親的指導下,石飛快速進入角色,巡邏值守認真負責,清基掃障、砂石裝袋、搬袋、筑堤壩、開挖導滲溝等,樣樣少不了他的身影。
父子二人自防汛以來就沒有回過家,吃住都在簡陋民房內(nèi),時刻處于“待命”狀態(tài),24小時不間斷的循環(huán)巡堤查險,還要克服白天暴曬、晚上蚊蟲叮咬、隨時出現(xiàn)暴雨襲擊等情況。面對如此艱辛的環(huán)境,石飛說:“父親告訴我,他作為一名黨員,理應沖在防汛抗洪第一線,為抗洪搶險貢獻自己的力量,自己當然也不能給父親拖后腿,再苦再累也要堅持下去。
盧瑞萍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