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太和發布消息:近期,太和縣連續發生冒充公檢法和網絡貸款詐騙案例,給群眾造成了重大的財產損失,受害群體年齡為25-45歲。為有效防范此類案件的發生,太和縣反電詐中心提醒廣大公民擦亮眼睛,避免受騙。
一、冒充公檢法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司法機關執法人員,以受害人名下的銀行卡、電話、社保卡、醫保卡、郵寄物品等消費功能的工具被冒用或受害人身份信息泄露,涉嫌洗錢、販毒、詐騙等犯罪,要求受害人匯集名下所有資金配合調查,從而實施詐騙。
防范提醒:
1、公檢法機關作為執法部門,不會使用電話方式對所謂的涉嫌犯罪等問題進行調查處理。2、不要輕信來電顯示的號碼。不法分子往往通過“任意顯號”軟件,掩蓋其真實號碼,并虛假顯示國家機關電話號碼,騙取信任。3、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等部門在辦案過程中不會相互轉接電話。4、公安機關不會給您發送任何網頁鏈接要求您進行個人信息或資產認證,更不會給您發送“逮捕令”“通緝令”等法律文書。5、公安機關不存在安全賬號,更不會讓公民提現轉賬匯款。
二、網絡貸款詐騙
不法分子一般通過在網絡媒體發布辦理小額貸款、代辦信用卡等釣魚網站,以此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接著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或者貸款公司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聯系受害人,利用受害人急需用錢的心理,以“無抵押、秒下款”為誘餌,收取幾百元至幾萬元不等的手續費,然后又以制造交易流水、檢驗還貸能力、保證金等為由,要求受害人匯款,或騙取受害人的銀行賬號和密碼等信息直接轉賬、消費實施詐騙。
防范提醒:謹記“四個一律”
1、電話、網絡上聲稱“免征信、無抵押、無需擔保、放款速度快的”一律是騙子。
2、要求繳納“包裝費”、“解凍費”、“保證金”等各種手續的一律都是騙子。
3、聲稱銀行卡資金流水不足,要求轉賬匯款增加流水的,一律是騙子。
4、要求驗證還款能力的,一律是騙子。
太和縣反電詐中心2020年6月1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