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打通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最后一公里”的迫切需要,也是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務實之舉。泗縣屏山鎮結合實際,以志愿服務為抓手,積極探索創建以資源整合為重點、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線上線下聯動的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機制、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機制,整合人員隊伍、資金資源、平臺載體,做到有機制、有陣地、有隊伍、有課程、有步驟地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讓屏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煥發出強大的內生動力。
資源整合,打造實踐平臺。立足屏山鎮實際,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思路,拓展志愿隊伍,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目前,屏山鎮共有各領域志愿者700 余人,志愿服務隊伍50 支。今年以來,開展文化匯演、防災減災及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義務植樹、環境衛生清理等志愿服務活動300余次。
群眾導向,創新活動形式。該鎮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服務平臺,開辦講堂、走訪入戶,給村民講理論、講法制、講文化等活動,通過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將黨的理論和政策傳達給基層群眾,讓群眾有參與感、認同感,不斷增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線上線下,實現示范引領。該鎮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作為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加強改進全鎮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把文明實踐活動“搬到”網上,推動線上線下齊頭并進、全面開花,引領精神文明建設煥發出勃勃生機。
楊秋秋 郭維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