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高考日益臨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高三學生們高中最后一學期的課程幾乎全被打亂了。居家在線學習兩個多月后,他們才得以重返校園,用僅剩的不多時間,做最后的沖刺。教育部門宣布今年高考將延期到7 月7 日的消息,為高三學子們爭取到了額外的一個月復習時間,這讓很多學生有了些許安慰。當高考沖刺遇上疫情,高三學生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距離高考還有一個多月,孩子要怎樣準備,家長怎么和孩子相處,老師又有哪些建議?
優異成績的背后是每晚學到12 點半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在最近的一次全市模擬考試中,宣城中學高三(1)班學生呂芮昕取得了全市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績,但她并不在意這樣的名次。在最近這個特殊的“寒假”里,呂芮昕每天都像是在學校上課一樣堅持學習。原本十幾天的寒假學習計劃,因為返校時間推遲,她又增加了一些學習內容。她認為“現在不能讓學習松下來”,但也要以自己的節奏來學習,找到考試狀態、掌握考試技巧。她的父母說,并不強求孩子一定要考很好的學校,只要努力過就好。
寒假臨時擴容學習計劃
上個學期開始放寒假前,呂芮昕已經安排好了自己的寒假學習計劃。除了老師布置的任務外,她給自己安排的任務主要是每門課攻克幾個平時學得不太好的知識點。“比方說數學科目,我計劃在寒假把圓錐曲線和導數多學學。”十八歲的呂芮昕自己總會把學習安排得井井有條。
呂芮昕的成績很穩定。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疫情發生后,返校的時間被推遲了,原本十幾天的寒假,呂芮昕和同學們最終在家里待了2 個多月才返校。
有了變化,就要有及時的應對。“原來的學習計劃是十幾天的,后來返校時間推遲后,就增加了內容。”呂芮昕告訴記者,在這個漫長的“假期”里,她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和上網課外,又在之前自己學習計劃的基礎上,每門課增加了一些專題學習的內容,以數學科目為例,她又增加了三角函數和平面向量等內容的學習計劃。
假期每天學習13小時
其實,這個被延長的假期,對于呂芮昕來說,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假期”。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里,她的作息時間和在學校上課時一樣:每天早晨六點起床,刷牙洗臉后開始背書,到了上網課的時間就按時上課,之前沒有上網課時就自己安排學習內容。“每天保持13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呂芮昕告訴記者,在高考即將到來的這個學期,她認為在學習上不能讓自己松下來。
“早晨她定了鬧鈴,一般鬧鈴一響她就會起床,偶爾沒起來,我們一叫就會起床,從不賴床。”呂芮昕的爸爸呂云告訴記者,為了讓女兒感覺到家人在和她一起努力,他每天早晨也會六點起床,晚上女兒一般要學習到十二點多,她的媽媽也會一直到女兒休息時再睡覺。
整個春節,呂芮昕只有大年三十那天沒有學習。“我說你可以多放幾天假,休息三四天,但她只給自己放了一天假,正月初一又開始學習了。”呂云說。
不在意平時考試名次
4 月7 日,呂芮昕正式返回學校開始上課。在她看來,在學校學習的效率比自己在家中效率要高些。雖然有一個多月都是在家上網課和自學,但她覺得對自己成績并沒有什么影響。
在最近一次的宣城市高三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中,呂芮昕獲得全市文科第一名。上學期期末的一模考試,呂芮昕不知道自己在全市的排名,只記得自己在學校是全年級第12 名。從名次上看,呂芮昕的進步比較明顯。
“其實我并不在意這個名次。”呂芮昕說,自己平時的考試成績一般都在全年級前十名,從來沒有掉出過前二十名,這也是她對自己學習水平的一個認知,只要在這個區間,考第一或者考第十二名,對她的心理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她還是會專注在自己正常的學習節奏中。
自習回家還會學習
返校恢復正常學習后,呂芮昕說,現在是第二輪復習階段,她平時會認真聽取老師上課的內容,晚自習時會對各門功課有針對性地學習和訓練。呂芮昕告訴記者,現在距離高考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目前的學習和訓練主要是在找考試的狀態和掌握更好的考試技巧。“比方說文綜的卷子,因為量很大,就要知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不能在考試的時候空白一大塊。”
每天晚上十點五十晚自習結束之后,呂芮昕回家還會學習到十二點半再睡覺。在這大約一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里,她不會再學習難度很大的內容,而是會學學語文、英語等科目自己平時已經掌握得比較好的內容。在總結復習的同時,讓自己稍稍放松一些,以便晚上能好好地休息。“我不是那種悟性很好、很聰明的學生,所以只能自己老老實實,努力學習。”呂芮昕說,雖然今年高考推遲到七月舉行,但她認為并沒有什么影響,“推不推遲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
“我女兒學習自覺性比較好,在學習上不需要我們管什么,我們家人主要在生活上把她照顧好,飲食、營養等方面。考的名次不太好的時候,會和她聊聊,紓解她的心理壓力。”呂云笑著說,作為父母他們從來不會要求女兒一定要考什么好學校,她努力過了,考試的時候正常發揮了就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