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長期守護鄉親健康 安徽10名2019 年“最美村醫”事跡感人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鄉村醫生是植根廣大農村的基層衛生工作者,是農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守門人”,是維護農村居民健康、推行健康扶貧政策的有力執行者。為進一步宣傳優秀鄉村醫生的先進事跡,營造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廣大鄉村醫生的積極性,穩定鄉村醫生隊伍,筑牢基層網底,堅決打贏健康脫貧攻堅戰,省衛生健康委、省委宣傳部、省總工會聯合開展了2019年“最美村醫”選樹活動。日前,經過推薦申報、公眾選樹、評委評議、綜合評議等環節,這10名長期從事基層一線衛生健康工作的鄉村醫生榮獲2019年“最美村醫”光榮稱號。讓我們記住這些閃光的名字,學習他們深耕基層、甘于奉獻的時代職業精神!

余家軍:“水上120”出診20年

余家軍,1999 年擔任金寨縣麻埠鎮海島衛生站村醫。20 年來,他堅持為島上200 多位鄉親治病,并且隨叫隨到,總是駕船出診的他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水上120”。

余家軍。

麻埠鎮位于響洪甸水庫的核心區,齊山村海島居民住在該鎮唯一四面環水的孤島上,交通極為不便。一次,村里有個年輕人被蛇咬了,因搶救不及時丟了命,這件事情讓余家軍感觸很深。初中畢業后,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上衛校,立志當一名醫生。

1999 年畢業后,余家軍毅然放棄外出行醫的機會,留在島上當了一名村醫。為了方便村民就醫,余家軍買了兩條水泥船倚岸而停,取名“海島衛生站”,簡陋的小船不僅是診所、病房,也是余家軍一家住了十幾年的“家”。

余家軍平時看病加上自家山上的毛竹和茶葉收入,一年不過兩三萬元,而他的兩個孩子都在上學,妻子在鎮上租房照顧孩子,生活困難可想而知。2008 年,在揚州做激光印花的舅兄說廠里缺人手,希望他去幫忙,每年工資不低于6萬元。

就在他準備去揚州時,50多歲的患者老查從鎮上買了兩塊豬肉,回來時硬要塞一塊給他,還送了一些自己種的蔬菜?!耙苍S老查并不知道,這塊豬肉在關鍵時刻絆住了我外出的腳步?!庇嗉臆娬f,多年來,鄉親們沒少在生活上幫助他們一家,早些年拿藥沒錢,有給菜的,有給糧食的,從不計較多少,鄉親們待自己不薄,自己怎能說走就走呢?再說,島上除了自己再也沒有第二個醫生,余家軍咬咬牙還是決定不走了,并且重新做了一塊“海島衛生站”的牌子掛起來。

仁術仁心,水上行醫20載;無怨無悔,救死扶傷一葉舟。20 年小船上的堅守,余家軍詮釋了一名鄉村醫生的職業道德風范。

丁明玉:電話是村民“救命號碼”

丁明玉,1969 年2 月出生,現為泗縣丁湖鎮丁陳村一名鄉村醫生。自走上從醫道路后,丁明玉就在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做一名李月華那樣的好醫生!

丁明玉。

作為一位農村醫生,他服務的對象多是一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婦女、兒童,這更增加了工作的難度。但是丁明玉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還是夜深人靜、酷熱難當,總是隨叫隨到。他不僅是一名救死扶傷的鄉村醫生,還是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的親人。他的電話號碼被當地群眾稱為“救命號碼”。

1995 年,村里連衛生室都沒有,百姓看病要到十幾里地外的鄉鎮衛生院,十分不便??吹竭@種現狀,在蚌醫進修后的丁明玉放棄了到外面發展的念頭,留在村里干起了村醫。曾有一家外地醫院要高薪聘請丁明玉,被他婉言謝絕。當時,許多朋友都不理解他,可他卻說:“鄉親們都信任我,干村醫給了我莫大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2015 年,草溝鎮官塘村一位80 多歲老太太聽說丁明玉醫術高明、為人善良,特地到衛生室找他看病。老太太卻忘記帶錢,丁明玉就把老太太的醫藥費全部墊付,還親自把她安全送回家。丁陳村村民朱樂前的兒子因車禍成了植物人,家庭十分困難。丁明玉在得知情況后,便不定期上門為其孩子進行體檢,向朱樂前夫妻倆傳授長期臥床病人的護理知識,并墊付部分醫藥費用。

從醫多年來,丁明玉以精湛醫術獲得了十里八鄉群眾的高度認可,就連本縣的其他鄉鎮,以及周邊的五河、靈璧、泗洪等地也經常有患者慕名前來就診。他所負責的丁陳村衛生室,無論是公共衛生、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還是貧困人口健康扶貧等各項工作,一直走在全縣前列。

趙純清:讓鄉親在家門口瞧上病

趙純清,現任淮北市烈山區古饒鎮山西村衛生室主任。1992 年,他從淮北衛校畢業后,順利進入濉溪縣一家公立醫院上班,很快成為醫院骨干。但工作幾年后,他聽從內心深處的召喚,不顧領導和同事的再三挽留,毅然辭職,回到家鄉古饒鎮山西村,利用家里的3 間破瓦房辦起了村衛生室,看病、治療、出診都是他一個人。雖然環境跟縣里醫院沒法比,而且工作沒日沒夜,但他始終堅守初心——“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瞧得上病”,而且一干就是20 多年。多年來,他還通過拜師學藝和刻苦鉆研,熟練掌握了中醫治病、推拿按摩、小夾板固定治療骨折等醫術,努力提升服務村民的本領。

趙純清。

不管白天黑夜、刮風下雨、有錢沒錢,只要病人有需要,他就隨叫隨到。趙純清說,多年來他最擔心的是有村民突發疾病。在上世紀90 年代,村里連一條像樣的路都沒有,發生的兩件事讓他刻骨銘心:一件是一名村民農藥中毒,因道路不暢未能及時送到醫院救治,最終不幸去世;另一件是一名村民突發腦溢血,同樣由于道路不暢,救護車未能及時趕到,耽誤了治療,留下嚴重的后遺癥。從那時起,他立志一定要把路鋪平修好,打通一條生命通道。20 多年來,趙純清先后擠出6 萬多元用于修路。

“做人講人品,做醫生就要樹醫德。”這是趙純清多年來的行醫宗旨。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趙純清先后被評為“全國優秀鄉村醫生”“全國最美鄉村醫生”“安徽好人”和“安徽省優秀醫生”,并榮獲“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趙純清常常說:“作為一名時代鄉村醫生,在我心里,鄉親們恢復健康后那句真誠的‘謝謝’,還有他們臉上舒心的笑容,才是我最大的成就和收獲。”

任新海:家庭醫生的“新標桿”

任新海,1986 年開始從事鄉村醫生工作,現任定遠縣池河鎮七里河村衛生室室長,30余年來,耐心細致服務轄區群眾,被村民譽為健康“ 守門人”。

任新海。

2009 年,定遠縣開始實行醫改,要求落實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任新海積極宣傳醫改政策,給其他鄉村醫生做思想動員工作;積極開展新型合作醫療門診統籌報銷,使村民在衛生室看病就能報銷藥費。他還按照要求在本轄區內開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各項服務,免費為村民進行健康體檢,規范建檔,建檔率達82%。2013 年5 月22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前來定遠縣考察基層醫療衛生網底時,七里河村衛生室得到了劉副總理的贊揚和好評。

2016 年,定遠縣全面開展農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任新海認真為轄區群眾做好各項簽約服務,贏得了簽約村民的好評和贊譽。2016 年7月7 日,七里河村衛生室作為“全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推進會”現場觀摩和考察點之一,為全縣家庭醫生簽約工作做出表率。2017 年開展健康扶貧工作以來,任新海又為轄區貧困群眾免費簽約并定期上門開展履約服務,履約服務率達96%以上。七里河村料溝圩組一位老黨員為此寫了一首贊揚任新海的打油詩:“簽約服務形式好,家庭醫生戶戶跑,服務熱情又周到,簽約群眾都夸耀!”

因工作成績突出,2017 年8 月,任新海獲得“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勞動模范”光榮稱號。2018 年2 月,被縣衛生計生系統評為“ 最美家庭醫生”。2019 年7 月被滁州市委授予“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成為定遠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一面旗幟!

龐建奎:哪里有病痛就去哪出診

龐建奎,家住阜南縣龍王鄉槐寨村曹郢村民組,是槐寨村衛生室的一名鄉村醫生。

自高中畢業后就跟著父親學醫,后來又隨多位德高望重的老中醫及專家學習醫術。一晃40 多年過去了,他為解除患者的痛苦,走村串戶,哪里有病痛去哪里,為病人排憂解難、醫治疾病,猶如雪中送炭,溫暖著人心。

龐建奎。

在行醫生涯中,有幾件事令龐建奎終身難忘。一次是20 多年前一個臘月的夜里,有村民得了急性病,他毫不猶豫出診。由于大雪下了一天,路途非常艱難,他有好幾次差點掉到溝里。到了病人家中后,他診斷患者得了急性胃炎,經過對癥處理,病情得以緩解。

回來時大雪紛飛,但他的心卻是暖暖的。還有一次,在出診回家的路上,他發現路旁躺著一位乞討的老人,上前查看發現老人是急性胃腸炎發作,情況十分危險。龐建奎想也沒想把老人攙扶到家中,將老人安置好,立即對癥下藥,一直照顧到康復,又給老人準備了回家的路費。老人回家后,寫來一封感謝信,他才知道老人叫張萬清,家住太和縣。

以前人們對艾滋病不大了解,不愿意與患者接觸,不同桌用餐,甚至連醫生也不愿意救治。龐建奎發現有不少艾滋病患者由于得不到有效救治,病情加重奪走生命。于是,他下定決心,認真學習相關知識,通過對艾滋病知識的學習,掌握了艾滋病傳播三大途徑,懂得了預防措施,便主動給艾滋病患者打針、打點滴,還督導他們按時服用抗病毒藥物,并上門隨訪,讓當地艾滋病患者延長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質量。

湯永:鄉親們離不開的村醫

湯永,1971 年出生,是肥西縣銘傳鄉白龍村的一名普通村醫。其父是一名老赤腳醫生,受父親影響,他從小就夢想當一名醫生。1993 年衛校畢業后,回村從事預防、保健、診療工作。2000年全縣實行鄉村衛生一體化管理,他擔任白龍村衛生室室長。

湯永。

憑著過硬的醫術,以及熱情、和藹的服務態度,當地十里八鄉的患者都來找他就診。每天天一亮,患者就排著長長的隊,按序就診。湯永一年接診患者近3 萬人次,為患者出診2000 余人次。由于長期的過度疲勞工作,2014 年3月,他累倒了,右耳失聰,重度耳鳴,緊接著脫發,從一開始斑禿,繼而發展為全禿。此后,他帶病工作,一邊吃藥、治療,一邊繼續為前來就診的患者服務。他曾在2008 年、2011年、2018 年被縣衛健委評為“優秀健康衛士”。

20 多年行醫如一日,他隨叫隨到,從無怨言,電話始終保持24 小時暢通。有時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就是大年初一也是如此,更談不上節假日。有人曾問他:“你這樣沒日沒夜地干,圖的是什么呀?既沒有高收入,還承擔著相當大的醫療風險,何苦呢?”他回答:“一是憑著一顆善良的心,二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三救死扶傷是一名醫生的基本職業道德?!?/p>

目前,白龍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39 戶、77 人。湯永常常為因病致貧的貧困戶送藥上門、指導就醫,貧困戶深受感動?!鞍巡∪水斷徖铩斉笥选斢H人,成為鄉親們離不開的一名普通村醫,就是自己的快樂,就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他說。

石水生:貼錢貼藥暖民心

石水生,宿松縣五里鄉黎沖村鄉村醫生。從1970 年起一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診斷患者80 萬人次,無一起醫療事故發生。1998 年獲全國優秀鄉村醫生稱號,2008 年獲宿松縣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009 年獲安徽省優秀鄉村醫生稱號,2017 年10 月被評為“宿松好人”,多次被評為鄉村優秀黨員。

石水生。

1970 年經群眾推薦和領導批準,石水生當上了一名赤腳醫生。1983 年,他順利通過了全省統一考試,獲得鄉村醫生證書;2010 年獲中專文憑;2011 年獲執業助理醫師資格。這些平凡的履歷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也許不算什么,但對于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和培訓的石水生來說,其間布滿著艱辛的努力。

黎沖村有18 個村民小組,30 多個自然村,3400 多人口。全村群眾新病老病,石水生心中都有一本賬。2002 年村民石先和突患腦溢血,兩個多月不能說話。石水生每天背著藥箱到他家為他治療,就這樣堅持了兩個多月,病人完全恢復健康。

做人要講人品,行醫要重醫德。石水生從不為金錢所動,在治病過程中,貼錢貼藥貼時間是常有的事,始終把解決病人痛苦放在心上。50 年來,不論春夏秋冬,不論白天黑夜,哪家有人病了,一個電話過來(或來人報信),立即上門診治。診治時,有時忙到深夜,等病人病情穩定了才離開,碰到疑難雜癥,他就想方設法,幫助病人轉院治療,并陪病人一同前往,直到病人轉危為安,才放心回家。

近年來,石水生又為實行鄉村衛生服務管理一體化繼續努力著,為做村民滿意的鄉村醫生不停奔忙,盡己所能保障一方百姓的健康。

李艷:淮河上的“白衣天使”

“一位鄉村醫生,長年劃船擺槳去淮河水面為船戶們看病檢查身體,送醫送藥。”——這條特殊的行醫路她堅持了20多年,淮河水里有她灑下的辛勤汗水,淮河岸邊有她留下的無數腳印。這位可愛可親的人,就是蚌埠市淮上區沫河口鎮信灣村衛生室鄉村醫生李艷。

李艷。

1974 年,李艷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從小就立志要當一名醫生,要幫助鄉親們治病脫貧。1992 年,她如愿考取了蚌埠衛生學校,畢業后毅然回村。良好的醫術、熱情的服務、高尚的品德,讓她贏得了群眾的認可,更是成了方圓幾十里村民眼中“最美的醫生”。

距離信灣村2 公里遠的地方,有個力源碼頭。由于船民們吃住都在船上,大多數人飲用淮河水,很不衛生,經?;加形改c道疾病等。李艷時刻牽掛著船民的安危,急救包總是準備妥當,一旦接到患者的電話,便馬上出發。20 年來,她共接診病人3 萬人次,出診服務1 萬人次,卻只收基本的醫療費,從不多收一分錢。

2009 年,實行村衛生室“一體化”管理,李艷被推選為信灣村衛生室負責人。她處處起模范帶頭作用,上班最早一個來,下班最晚一個走。村衛生室面向的是農民群眾,孤、寡、老、殘比較多,她給老百姓看病實行減、免、緩,衛生室每年給患者減免費用達5000多元。

由于積勞成疾,李艷于2014 年5 月突然患了眼底靜脈堵塞,右眼的視力下降到0.1,幾乎失明。她從上海出院后,鄉親們都紛紛拿著家里的土雞蛋等禮品前去探望,并主動幫忙干一些農活。鄉親們的關心讓李艷深受感動,她不顧家人的勸阻,只在家呆了兩天,就回到了崗位上。

淮河水奔流不息,過往船只日夜穿梭,李艷守著淮河,守著百姓,踐行著醫術和醫德,用她的小醫大愛護佑著一方百姓的健康平安。

蔣國勝:40年無醫療事故和糾紛

蔣國勝,1958 年8 月出生,現任黃山區湯口鎮岡村衛生室負責人。1979 年6 月,他邁入簡陋的村衛生室,同時暗下決心:“硬件不足軟件補”,一定要用精湛的醫術、貼心的服務贏得患者的信任。

蔣國勝。

40 年來,蔣國勝的足跡遍及岡村的每一個角落。他常說:“先做人,后行醫?!痹谒泥l村行醫執業記錄中,診療群眾15 萬余人次,出診及上門服務2.1 萬余人次,從未出現醫療事故、醫療糾紛。他的一言一行見證了醫德乃是鄉村醫生的靈魂。

1992 年4 月,蔣國勝開始擔任岡村衛生室負責人。為了促進衛生室的發展,他全力推進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建設,多方籌措資金,建成省級規范化建設達標村衛生室。同時,他積極倡導學習提升,衛生室工作人員相繼取得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執業護士證書、鄉鎮執業助理醫師證書等,是黃山區為數不多的具備國家執業資格的村衛生室之一。

2009 年7 月,岡村衛生室率先響應藥品零差率改革試點號召,嚴格執行基層醫改政策,成為黃山區首個試點村衛生室。2010 年鄉村一體化服務標準化村衛生室建設,2011年規范藥房建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試點,2015 年簽約服務試點等等一系列的達標試點,岡村衛生室都在黃山區充當“領頭雁”角色。

2018 年6 月初,蔣國勝感到身體明顯不適,但面對老年人體檢和家庭簽約貧困人口履約的繁重工作任務,他沒有告訴任何人,而是一直堅持到當年6 月14 日下午,被家人送往安醫大一附院治療,查出系肺惡性腫瘤。即便住院期間,他仍電話指導同事們做好簽約服務,叮囑做好公衛隨訪。

多年來他所管理的村衛生室屢獲表彰。1993 年,他獲得“全國優秀鄉村醫生”稱號,1998 年被評為“全國模范鄉村醫生”。他默默扎根基層,當好群眾健康的“守門人”。

董末平:青春韶華獻鄉村

董末平,1972 年出生,涇縣云嶺鎮章渡村村醫。從1990 年起,從事鄉村醫生30年來,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讓患者滿意,讓家屬放心,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刻苦鉆研,得到了患者的贊譽、同事的好評。

董末平。

有病人常問董末平過年過節上不上班,她總開玩笑地說:“從正月初一上到臘月三十晚,從臘月三十晚上到正月初一。”醫者,先做人,后行醫。在鄉村行醫生涯中,董末平始終把醫德作為鄉村醫生的靈魂。女兒還小時,董末平經常騎著自行車,肩膀上背著出診箱,車后帶著女兒,車頭上掛著出診包,到病人家里幫病人打針。逢到有河流時,先把女兒背過去,然后再把出診箱和出診包背過去,再把自行車搬過去。有一次帶著女兒出診時,被一條惡狗追著,兩個人都摔倒了。女兒哭著說:“媽媽,我們以后走大路,不要走小路。”孩子那時候小,她不懂,到農戶家哪有大路走。

1996 年夏日的一天中午,董末平去河對面出診,突然聽見有人喊“救命啊”。她急忙背上藥箱,不顧自己已懷孕8個月,一口氣跑到現場。原來是一個6 歲小孩在河里溺水了,在村民的幫助下,她開始進行心臟按壓、人工呼吸,在高溫下搶救了1 個多小時,仍沒能挽救孩子的生命。此后出診的路上,只要看見小孩子,她就習慣性地提醒家長要看管好孩子。

30 年來,董末平跑遍了村里的每一條山間小道,對每一戶村民的身體狀況都了如指掌。她一直堅守在村醫這個崗位上,守護著村民的健康,把最美好的青春年華獻給了農村基層衛生事業。她說,我會一如既往地走下去,我堅信鄉村醫生未來的路會越走越寬,明天會越來越好!

宋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安徽2019年“最美村醫”名單公布 滁州一人上榜

省衛生健康委、省委宣傳部、省總工會聯合開展了2019年“最美村醫”選樹活動。

記住這些閃光的名字 2019年安徽“最美村醫”名單出爐

日前,經過推薦申報、公眾選樹、評委評議、綜合評議等環節,這10名長期從事基層一線衛生健康工作的鄉村醫生榮獲2019年“最美村醫”光榮稱號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青神县| 祁阳县| 汾阳市| 西乌| 镶黄旗| 筠连县| 峨眉山市| 肇州县| 中西区| 会东县| 新民市| 盐山县| 信宜市| 绥棱县| 喀喇| 资中县| 石渠县| 上饶县| 永丰县| 金塔县| 广东省| 陇南市| 秭归县| 堆龙德庆县| 卢氏县| 汕尾市| 北海市| 沙坪坝区| 青浦区| 屏南县| 延津县| 保山市| 嵩明县| 东莞市| 万山特区| 崇仁县| 哈尔滨市| 长丰县| 康马县|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