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訊 4月16日,在泗縣黃圩鎮(zhèn)劉宅村的苗木果蔬種植基地里,負責人陳前柱正在精心打理著溫室大棚里的香妃葡萄。 “葡萄五一就能采摘了,到時候隔壁縣的游客來這里不僅能嘗到葡萄,還能觀賞到櫻花、紫藤花,他們來了肯定就不想走啦?!标惽爸f。
劉宅村位于泗縣西北部,西接靈璧、北接江蘇省睢寧縣, “雞鳴聽三縣”成為當?shù)卮迕駥ζТ遄拥臒o奈調(diào)侃。2014年底,村里爭取扶貧資金建起了三個溫室大棚和連棟大棚,共計占地30畝。政策的底子打好了,如何架好發(fā)展的梯子,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一商議,把目光瞄準到能人大戶。村黨總支書記楊夫昌找到一直在外務工的本村村民陳前柱夫婦,動員他們回村發(fā)展果蔬種植。正有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想法的陳前柱夫婦,毫不猶豫地回到了劉宅村。
2015年1月,陳前柱成立了綠林種植家庭農(nóng)場,發(fā)展特色蔬果種植?;卦谧?/span>村民穩(wěn)定增收的同時,也給村委會帶了可觀的集體收益。如今,合作社除了每年交給村里9萬元溫室大棚的租賃費以外,還承擔起了薄殼山核桃基地里的日常管護工作。村黨總支書記楊夫昌說: “合作社每年以一萬元的價格承包了山核桃基地,發(fā)展林下蔬菜種植,實現(xiàn)了核桃林日常管護、村級集體增收、帶動群眾務工的‘三贏’局面?!?nbsp;
單珊 新安晚報 安徽網(wǎng) 大皖客戶端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