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昨天從寧國市公安局了解到,該局近日破獲一起網絡投資詐騙案,案值高達800 多萬元,33 名團伙成員被抓。據了解,該團伙以9.9 元優惠購水果為誘餌,再用“投資賺錢”的朋友圈信息吸引被害人,通過虛假的投資平臺來騙取錢財。
陷阱 9塊9購買優惠水果
3月23日,在接到寧國警方電話前,肖女士還不知道自己投進“網絡投資平臺”的2萬塊錢已經被騙。
原來,3月6日,肖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個賣水果的廣告,“只需9.9元,物超所值,貨到付款。”她隨即掃了廣告上的二維碼,并加了一個名叫“X怡”的微信。一番交流后,肖女士填了水果訂購信息。
肖女士此后發現,那個“X怡”的微信朋友圈里有多條關于網絡投資外匯的信息,“曬”的都是“盈利喜訊”。于是肖女士又主動與對方聯系,咨詢網絡投資外匯的情況。對方爽快地向肖女士推薦了一個“投資平臺”APP,并提供了客服電話。肖女士很快與客服聯系,按照操作流程“投資”了2萬塊錢。在家等著賺錢的肖女士,沒想到等來的卻是警方的電話。
在寧國,和肖女士一樣被騙的還有周女士,她在“投資平臺”APP上“投資”了1萬元。周女士介紹,對方在聊天中向她透露了一條盈利信息,要求她必須在某個最佳時段進行網上操作。然而,當她一番操作后,對方卻聲稱“因操作太快,導致后臺刷不到投資數據,錯過了最佳投資時機,平臺余額顯示為零。”還勸說周女士投資有風險、盈虧是常事,可以繼續投資。此時,周女士察覺到不對勁,隨即報警。
抓捕 33名團伙成員落網
3月4日,寧國警方在上級警方的統一指揮下成立專案組,多警種協同展開偵查。偵查中,警方發現江蘇籍男子盛某有重大作案嫌疑,隨后圍繞盛某展開深度偵查,掌握到該團伙在廣東、河南兩地的準確落腳點。此后,歷經17天的綜合偵查,警方全面掌握了以盛某為首、以張某、陳某、厲某、張某(女)為骨干的詐騙團伙的組織架構以及作案分工等犯罪事實。
3月21日,宣城、寧國警方兵分兩路,千里奔襲廣東、河南。在兩地警方的協作下,成功抓獲詐騙團伙成員33人,現場扣押涉案資金40余萬元、手機397部、電腦24臺、涉案車輛3輛,快速凍結200余個涉案賬號、凍結涉案資金300余萬元。
至此,這起涉及全國各地、案值高達800余萬元的特大網絡投資外匯詐騙案也成功告破。
揭秘 有受害人被騙79萬
寧國警方介紹,犯罪嫌疑人盛某曾經營過水果店,但生意慘淡,于是萌生了詐騙的念頭。于是他物色包括自己親妹妹在內的親朋好友入伙,團伙成員之間多為兄弟姐妹、同學、情侶關系。團伙以盛某通過網絡設計的虛假外匯投資平臺為基礎,建立微信工作群,分多個小組實施詐騙,甚至給每個小組定下“日進50萬”的目標口號。
據辦案民警介紹,以陳某詐騙小組為例,劉某事先關閉微信朋友圈瀏覽權限,再撒網式推送網售水果的優惠廣告,等待受害人填寫訂單。受害人收到水果后,劉某并不領微信紅包,而是說交個朋友,騙取受害人好感;如果受害人追問沒有收到水果時,劉某則說疫情期間物流延誤,然后提供虛假的物流行程圖。
接著,劉某有意開通微信朋友圈權限,讓受害人看到先前設計好的外匯投資信息。當受害人主動咨詢時,劉某再推送給小組長陳某,陳某負責向受害人推廣介紹虛假投資平臺軟件,然后再推送給冒充的客服人員。
受害人匯款后,陳某則在虛假的投資平臺上填寫虛擬金額,讓受害人信以為真。接著,陳某假意說在某個最佳時段操作能盈利,然后又謊稱受害人操作失誤導致投資失敗,金額歸零。如果受害人繼續匯款的話,陳某再在平臺上填寫虛假的金額,讓受害人看到盈利數字。如果受害人要求提現,陳某則稱平臺被查封,資金都被清零。此外,如果受害人追問為何使用私人賬戶時,陳某會解釋說是為了逃避稅費。
每次詐騙得手,盛某與小組長按照事先的約定比例分紅,小組長再給小組成員發提成。警方調查發現,目前該案單筆被騙金額最多的有79萬。僅3月1日至18日,該團伙所詐騙的金額就有470多萬。就在警方實施抓捕前,該團伙剛花了120多萬買了兩輛高檔轎車。
高鵬 謝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曹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