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3月6日,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發布“關于印發《安徽省建筑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的通知” 。具體內容如下:
各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城鄉建設局)、城市管理局(城管執法局)、衛生健康委,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廣德市、宿松縣住房城鄉建設局、城市管理局(城管執法局)、衛生健康委:
當前正處在分區分級防控疫情,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關鍵階段,為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指導全省各地做好建筑工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衛生健康委制定了《安徽省建筑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
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安徽省衛生健康委
2020年3月4日
安徽省建筑工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
一 落實疫情防控責任
(一)落實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分區分級聯防聯控機制
各級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嚴格落實行業監管責任,按照分級分類安全有序科學防控原則,細化當地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具體措施,在當地衛生健康部門的指導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督促各參建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和防控措施,做好日常監督檢查;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落實指導責任,開展各類防疫知識教育培訓,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統籌協調,對規模以上建筑工地開展抽查督查。
(二)落實參建各方疫情防控主體責任
建設單位是疫情防控的首要責任主體,施工單位是疫情防控直接責任主體,監理單位是疫情防控的監督責任主體。各方責任主體要按照“誰用工、誰管理、誰負責”的要求,切實履行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主體責任,抓好“一責兩案”,即落實疫情防控領導責任制、制定疫情防控和開工復工兩個方案。明確各參建單位疫情防控工作職責,明確疫情防控崗位及人員,明確防控物資保障,明確人員防疫管理,完善項目疫情防控應急流程。
二 嚴格人員返崗管理
(一)加強用工管理
用工企業復工前制定詳細的用工計劃,包括返工時間,工程量,用工人數,來源地等內容。不得私招亂雇無健康信息的勞務人員,不得在項目之間無組織調配使用勞務人員,不得使用按照有關規定需要隔離觀察的勞務人員。
(二)科學保障人員返崗
用工企業制定詳細的運送計劃,包括出發地人員,數量花名冊,負責人姓名及聯系方式,做好勞務人員運輸途中的防疫和工作保障,鼓勵用工企業采取專車或包車的方式點對點運送路途較遠的勞務人員。出行困難的用工單位可向市(縣)級住建主管部門上報需求,在政策范圍內市(縣)級住建主管部門應予協助解決。
三 加強施工現場防疫
(一)成立工程項目聯防聯控防疫機構
成員單位包括工程項目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專業分包單位、專業承包單位、勞務分包單位和其他有關單位,聯防聯控防疫機構對接屬地社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衛生健康機構,全面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
(二)配備防疫人員和物資
施工現場做到“五有”,即有專職衛生員、有疫情檢測點、有檢測隔離點、有必備的醫護用品、有嚴格的檢測。
(三)設置單獨隔離觀察點
需臨時隔離觀察的人員應單獨生活居住,隔離觀察措施應符合相關方案要求。
(四)開展建筑工人實名制疫情排查
對復工人員兩周內往來史、接觸史進行實名制排查,杜絕疫情的輸入和擴散蔓延。
(五)實行施工現場全封閉管理
由施工企業統籌管理,在施工現場進出口24小時設崗設立體溫檢測點,對進出施工現場人員實行實名制考勤、登記。凡有發熱及咳嗽等癥狀的,應阻止其進入,并及時報告。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辦公區的圍擋或圍墻必須嚴密牢固。
(六)嚴格公共場所消毒管理
工地施工現場、機械設備、辦公、宿舍、食堂等區域需按照規定,定期開展消毒殺菌處理。
(七)加強建筑工地垃圾處置
施工現場和生活區、辦公區應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收集容器。做好垃圾儲運、污水處理、溝渠及下水道疏通等工作,嚴禁垃圾偷倒亂倒現象。
(八)組織上崗人員現場教育
施工現場應將相關衛生防疫教育納入進場和每日崗前教育,啟動新冠肺炎防控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采取在顯著位置張貼衛生防疫宣傳廣告等措施,提高現場人員的防控意識。
(九)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保證施工現場關鍵崗位人員到崗和安全生產的必要投入,復工前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和安全生產條件檢查及安全保障措施達到復工要求。
四 實行公共區域分級管控
對建筑工地的工地宿舍、施工現場、辦公場所等,用網格化方式按紅、橙、綠三區進行劃分對等管理。
(一)工地宿舍三區兩控管理
1.防疫紅區(應急隔離區):宿舍應急隔離區是作為臨時醫學觀察點,用于初測體溫≥37.3℃員工的體溫復測和待送員工停留。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要迅速到指定醫院救治,不能留在紅區。紅區要設在相對獨立、通風良好的區域,防護要嚴格。紅區場所每天三次消毒。
2.防疫橙區(返皖人員觀察區):針對返崗人員設置,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2020〕28號發布的《人員健康管理技術方案》,對高風險、中風險人員要按照有關規定隔離14天。橙區各場所每日清洗消毒三次。
3.防疫綠區(留皖區):綠區為留皖人員和結束觀察人員居住區,按要求做好體溫和行蹤登記,每日進行固定的消殺,采取打包和分散就餐方式,減少人員不必要的接觸和工序交叉。
4.控單元規模:將勞務工人按照工作班組、宿舍樓棟等為基本單元,以可控的規模(一般為20人左右)形成班組單元,落實專人管理,層層明確管理責任。員工集體宿舍原則上每間不超過6人,人均不少于2.5平方米,根據施工情況可采取錯時上下班。
5.控活動軌跡:嚴格掌握班組單元的活動軌跡,具體措施包括:實施專項教育交底、住宿棟號和區域相對獨立、就餐時段和地點相對獨立、工序安排盡量交錯等各個方面,做到“易切斷、可溯源”。
(二)施工現場三區兩控管理
1.防疫紅區:地下室、管廊、封閉建筑、坑口井洞等封閉空間和狹小空間風險相對較高,列為防疫紅區。
2.防疫橙區:半封閉主體結構、大空間結構、深基坑等半封閉空間區域風險相對偏中等,列為防疫橙區。
3.防疫綠區:全室外露天作業,通風良好區域風險相對較低,列為防疫綠區。嚴格實行門衛登記檢查制度,對進出施工現場的人員、車輛實行實名制考勤、登記和核查。
4.控施工規模:采取小規模、分工種、分工序作業方式,劃小作業單元,將勞務工人按照工作班組、施工區域等為基本單元,以可控的規模(一般為20人左右)形成班組單元,減少聚集人數,固化同班組成員,避免頻繁交接班,同時落實專人管理,明確各級責任。
5.控活動軌跡:嚴格掌握班組的活動軌跡,具體措施包括:實行派工單制度和班前專項教育交底、施工區域及內容相對獨立、就餐時段和地點相對獨立、施工作業安排盡量分散等方面,做到“易切斷、可溯源”。
(三)辦公場所三區兩控管理
1.防疫紅區:會議室、食堂、多人辦公室、門崗等防疫風險相對偏高,列為防疫紅區。
2.防疫橙區:獨立辦公室、走廊和門廳等半通風區域防疫風險偏中等,列為防疫橙區。
3.防疫綠區:室外露臺、亭子、廣場等露天通風場所防疫風險較低,列為防疫綠區。
4.控人員聚集規模:避免使用大會議室,通過室外或者視頻會議等方式減少聚集,多人辦公室通過彈性辦公減少人數。實行錯峰就餐,有條件時使用餐盒,分散用餐。在食堂就餐的,盡量加大座位間隔。
5.控活動軌跡:個人堅守自己崗位,嚴禁工作時間串崗或人員聚集,減少人員之間密切接觸,通過微信或視頻溝通和辦公,做好工作日志,方便追溯。
五 強化疫情處置
(一)建筑工地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服從當地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和決策。當工地人員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時,項目聯防聯控防疫機構應立即用專用車輛送到衛生健康部門指定的發熱門診就診,同時向工程所在地的社區報告。
(二)經醫療機構確認為疑似病例或確診后,要立即向工程所在地的社區、轄區防疫部門及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報告,施工現場應立即停工并封鎖場地,并配合當地衛生防疫部門或疾控機構開展疫情防治,項目經當地衛生防疫部門、住建部門評估合格后方可復工。
(三)發現可疑癥狀員工后,立即隔離其工作崗位和宿舍,并根據醫學觀察情況進一步封閉其所在的辦公室等辦公單元以及員工宿舍等生活場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同時在專業人員指導下對其活動場所、辦公和生活用品、生產和生活用具等進行消毒。
(四)施工企業應建立疫情防控每日報告制度,項目從復工之日起,實行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零報送”機制,每天按屬地行業主管部門要求報告當天疫情防控情況。
(五)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值班制度、值班人員24小時值班制度和信息報告制度,公開值班聯系電話,值班人員要保障通訊通暢。要強化應急準備,一旦發生疫情,按照屬地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時處置。對出現緩報、瞞報、漏報疫情,落實防控措施不力,導致疫情擴散等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責任。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