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 月26 日,武漢街頭的最高氣溫達到了14℃,讓連日來被暴風雪、陰雨侵襲的城市有了一絲暖意。當天,位于漢口火車站不遠處的武漢協和腫瘤中心Z11重癥病區內,首批7名患者治愈出院。這是2 月15 日安醫大一附院整建制接管該病區以來,137名醫護人員打下的首場戰“疫”勝利。
7名治愈患者與醫療團隊合影。
治愈患者感謝安徽醫療隊
簡短的出院告別選擇在了當天中午,好消息很快傳到病區里的每個角落。該團隊專家組成員、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李永懷和醫療專家們抓緊最后的時間,叮囑出院患者回去的注意事項。李永懷說,首批治愈患者離開后會被專車接走,前往社區隔離點再觀察14天,然后才能回家。
“我們也挺高興的,出院的有好幾位老人家,都不是單純的新冠肺炎,合并有其它系統性疾病?!? 位出院者中6 位為65 歲以上老人,有4位是重型或危重型病例。
“ 感謝安徽醫療隊給了我第二次生命!”72歲的治愈患者方先生激動地說,“我剛入院的時候,氣都喘不上來,發熱,吃飯也沒有胃口,是你們的精心治療,讓我恢復了健康,我永遠記得你們的恩情。為了武漢的人民,你們離開家鄉來到這里支援我們、幫助我們,你們是最美麗、最偉大的英雄。”
接手兩天收治64位病人
過去的十多天來,從收到治,再到送病人出院,李永懷覺得自己每一天過得都像打仗一樣。
2 月13 日夜里,安醫大一附院137 人的醫療團隊和物資落地武漢,經過短暫的休整和培訓,他們就接到了任務:2 月15 日上午九點正式接管武漢協和腫瘤中心Z11 重癥病區。由于當天武漢大雪,開科推遲了一個小時。“十點開始接手,當天就收了51個病人?!痹摬^是由腫瘤中心臨時改造的重癥隔離病區,最多可以設置64張床位,僅在第二天,64個床位就全部住滿。
重癥病區的很多工作都具有高風險性。危重病人的氣管插管、采集咽拭子,這些可能對醫護人員造成極大風險的操作都在進行著。
新冠肺炎的確診,需要采集咽拭子標本檢測。但一個張嘴的動作,會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讓一些醫護人員也感到害怕。李永懷說,這個操作,呼吸科的醫生會經常做,所以他們先上。
由于接收的病人大部分年紀很大,重病人多,醫療團隊的壓力也很大。李永懷說,每位醫護人員隔天就會輪到一次夜班,每個人都過得昏天黑地的,周幾和幾號都會記錯,但一天四班排班的情況倒是記得清清楚楚。
醫療隊成立臨時黨支部
李永懷坦言,對于病人的數量和病情,他們其實是有心理準備的。但是對于一開始物資的缺乏、心理的適應以及環境的適應,他們還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磨合,目前也都進入了正軌。
剛到武漢那段時間,新增確診病例一直在不斷增長中,那幾天也有醫務人員感染死亡的消息,醫療隊員們嘴上不提,但很多年輕的隊員,心里還是有些害怕的。在攜帶醫療設備和物資抵達武漢后,他們發現當地醫院連基本的消毒和洗手用品也沒有,隊員們自己攜帶的生活用的消毒用品只夠用一兩天,也讓大家有些緊張。后來在后方安醫大一附院的支持下,這些用品在第三天、第四天也都備齊了。
工作開展之前,他們進行了兩輪的感控培訓,還邀請了國家感控專家指導。后來安徽省衛健委派駐武漢的感控專家,又進入病區現場對他們進行了指導,也肯定了他們的工作。
醫療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137 名隊員中有70 多位黨員,為了減少隊員的恐慌,第一批安排黨員先進隔離艙。
希望武漢早點熱鬧起來
這些天里,李永懷也碰到了很多揪心時刻。那是他們收治的一例“70 后”的女患者,她在住院第二天收到了老公去世的消息,情緒陷入崩潰。隔離期不能送丈夫最后一程,她做出了輕生的行為。
醫護人員反復安撫做工作,李永懷也去看了她幾次?!拔腋f這個病的死亡率是有的,但是你好好配合治療就能活下去,孩子還小,你要負起責任。”一遍遍地安撫下來,這位患者最終被說服,同意配合治療。
每天從醫院出來,乘坐班車回住地,只有十分鐘的車程,一路會經過高樓大廈,還有漢口火車站,空蕩蕩的場景讓李永懷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希望病人都能治愈出院重返街頭,武漢的街頭重新熱鬧起來。
就在2 月26 日7 位患者出院的當天,又有5 名患者補充進入病區。李永懷當晚在給小組開會的時候說:“只有武漢市病人慢慢減少,我們這個病房才會慢慢空出來。大家做好打好持久戰的準備,把眼前這些病人看好,等待后方的安排?!?/span>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 陳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