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18日,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印發《關于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推出實行不見面辦理服務、實行告知承諾審批、開辟行政許可應急綠色通道、嚴厲查處亂收費亂漲價違法違規行為共十一項三十八條具體措施,全面助力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實行不見面辦理服務和告知承諾審批
《若干措施》指出,暢通電話咨詢、政務網站、QQ、微信等多種政民互動服務渠道。全面落實審批服務事項“網上辦”“掌上辦”“郵遞辦”“預約辦”。對新開辦企業提供公章刻制“免單”服務,對申請辦理登記注冊等審批許可服務事項提供全流程免費郵寄服務。
對于涉及生產許可證的復產轉產企業產品,壓縮審批時限,加快辦理。具備生產條件但暫不能提交相應材料的,實行告知承諾制,由企業承諾在相應時限內補充相關材料后,當場辦結發證。疫情防控期間,新申請糧食加工品、淀粉制品等較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的,試行告知承諾制,企業書面承諾符合食品生產企業條件的,各地可實施“先證后查”。對已通過醫療器械注冊檢驗、且聲明(或自我承諾)產品符合紅外耳溫計型式評價大綱要求的生產企業,先行頒發計量器具型式批準證書,再實施技術審查或樣機型式評價試驗。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證期滿,符合條件的生產單位,鼓勵采用自我聲明承諾的方式免評審換證。疫情防控需要新增相關技術能力擴項的檢驗檢測機構,采取告知承諾、遠程監控評審、專家文審等方式加快辦理資質認定。
開辟行政許可應急綠色通道 延長行政許可期限
對于生產疫情防控產品的企業,簡化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審批程序。生產企業轉產醫用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的,合并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及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檢查流程,認可企業的部分自檢報告,對符合條件的立即辦理產品注冊和發放許可證。完善疫情防控急需醫療器械及醫療機構制劑應急審評審批機制,對具備應急申報二類醫療器械注冊的企業,安排專門人員,實行首接首辦負責制,一對一、點對點,在線指導,限時辦結。實現CCC免辦行政確認無紙化、即來即辦,允許材料事后補全。
疫情防控期間,營業執照登記事項發生變化不能及時辦理變更登記和企業注銷(含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延期至疫情解除后1個月內辦理;受疫情影響不能如期辦理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延續的企業,以及不能如期接受實地核查、后置現場審查或全覆蓋例行檢查的企業,有效期限順延至疫情解除后2個月。
優化特種設備安全監管 簡化企業信用修復
《若干措施》指出,推行特種設備大數據系統應用,實行網上告知、網上申報檢驗、網上使用登記、網上考試發證。對列入疫情救治的醫療機構、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及車站等場所的特種設備,確保實施應急檢驗;對復工復產生產企業的特種設備,優先安排檢驗,確保企業按時恢復生產;對維保有效期滿的電梯,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由維保單位和使用單位協商,調整或延長現場維保周期,或者遠程指導使用單位自行維保。
此外,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對資料齊全、符合法定條件的企業,及時撤銷行政處罰公示、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和“黑名單”。對由于地址失聯而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提交相關資料和申請后直接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對因受疫情影響失聯的企業,暫不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疫情防控期間履行社會責任有突出表現的“黑名單”企業,可申請提前移出“黑名單”。
據悉,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查處亂收費亂漲價違法違規行為。將相關企業違法違規信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安徽)和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向社會公示。
王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