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17日,一個晴朗的好天,蒙城縣莊周街道九里橋村九里農耕農業科技公司的智能溫室大棚內,工人們正在給花菜進行人工除草。與往年不一樣的是,今年工人們在勞動的時候人人都戴上了口罩。
立春已過,我省各地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已進入重要時節。省農業廳日前發出《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關于切實抓好當前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應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要突出生產安全,積極抓好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夯實農業和糧食生產豐收基礎。各地一幅幅“春耕備耕圖”正在徐徐鋪展。
蒙城:創新技術推廣方式保豐收
蒙城縣種植業發展中心主任高波介紹說,該縣耕地面積216萬畝,當前在地小麥(190萬畝);即將春種:花生(2萬畝)、馬鈴薯(1萬畝)、甘薯(0.5萬畝)蔬菜(2萬畝)等。自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蒙城縣農業部門及早謀劃部署,多措并舉,做到“兩手抓,兩不誤”。
種植大戶開展麥田除草
針對疫情防控期間,路段封閉,運輸不暢的特殊情況,農業部門主動作為,積極向縣委政府匯報,及時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印制并下發了疫情防控期間農資及農產品車輛運輸通行證1000余份,其中蔬菜配送車輛“通行證”320個,食品配送車輛“通行證”200個,農業生產資料配送車輛“通行證”400個,確保農資及時配送到農資經銷網點,方便農民購買。截至目前,已配送到位春耕備耕所需的化肥、農藥、種子、農膜等農業生產資料,滿足在地作物小麥、果蔬的田間管理和春播作物的生產所需,確保春耕春管工作的順利開展和菜籃子”產品供應得到保障。
此外,針對當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情況,農技人員創新技術推廣方式,立足百萬畝優質小麥生產,認真開展“苗情、病蟲草情”監測,發布田管技術意見,制成錄音,通過全縣各村、社區村村通廣播,向農民播放;同時制作田管技術電視節目,通過電視,微信平臺,短信提示,電話指導等方式,為農民開展小麥化學除草、防病治蟲、追施肥料、果蔬管理等方面提供科學技術指導,為午季糧食豐收奠定基礎。
技術人員到田間進行苗情監測與技術指導
針對2020年小麥赤霉病將呈偏重發生態勢的不利形勢,為做好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縣農業部門及時制定了《2020年蒙城縣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按照“面積全覆蓋、統防統治率100%”的工作目標,確保今年我縣小麥赤霉病防控工作取得圓滿。
肥東:農資儲備已完成40%
記者從肥東縣農業農村局局屬農技中心了解到,今年該縣春季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花生、山芋。其中水稻約115萬畝,玉米2萬畝、花生5萬畝、山芋2萬畝。目前,相關的種子、肥料、農藥物資儲備約40%,后續隨著復工復產物資儲備將進一步加快落實。
肥東縣農技中心八斗區域中心站站長王邦標在八斗鎮南魯村指導油菜田間管理
相比往年,今年該中心結合疫情防控撰寫情報,并通過微信群、QQ群、短信等手段發送至農民群眾手中。與此同時,加強在地作物田間管理,重點結合小麥、油菜春季田間管理,耕地輪作制度試點油菜擴種、馬鈴薯綠色高效高產增產模式攻關、綠肥種植等技術,形成小麥、油菜、馬鈴薯等在地作物和春耕備耕作物田管技術措施,做好技術服務工作。
王立成 李群 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胡霞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