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于關鍵時期。蕪湖市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宣傳群眾、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重要作用,逾萬名志愿者迅速響應,秉承“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主陣地,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當先鋒作表率,建立起一道道防護網絡。
志愿者們在給防疫執勤人員送上熱乎飯菜
形式多樣,織起輿論宣傳網
小喇叭發揮大作用。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各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立即組織志愿者開展防疫知識宣傳,通過張貼倡議書、發放宣傳單,利用小喇叭、流動宣傳車、咨詢臺等方式進行全方位、不間斷宣傳,切實打通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的最后“一公里”。
新形式注入新動力。鳩江區“向日葵”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志愿者自發創作快板《防疫知識聽我說》,引導群眾不聚餐、不集會,少出門、戴口罩,切實增強自我防護意識。繁昌縣文化志愿者創作RAP歌曲《春谷戰“疫”》,為疫情防控吶喊助威、加油打氣,增強干部群眾戰勝疫情的決心和信心,進一步提升了宣傳效果。
新媒體引領新風尚。無為市志愿者利用QQ群、微信群、公眾號等新媒體方式結合疫情防控知識宣講移風易俗。該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者充分發揮熟悉基層的優勢,預先了解群眾辦理婚喪宴席的可能性,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走村入戶宣講移風易俗,引導周邊居民紅白喜事從簡辦理,有效阻斷病毒進一步蔓延的渠道。
甘當先鋒,織起疫情防控網
“疫情就是軍情,黨員志愿者就是要勇作先鋒!”連日來,全市廣大黨員志愿者主動請纓、科學有序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對重點場所、重點人群、重點區域進行走訪摸排,協助做好疫情信息收集、防控知識宣傳、公共設施消毒、車輛人員排查等工作,為群眾進一步筑牢了生命健康安全防線。
群策群力,外防輸入。針對春節期間,人員走親訪友、流動頻繁的現狀,蕪湖縣灣沚鎮黨員志愿服務隊在各城市交通主干道路口進行車輛管控,對各村莊主要路口詢問登記外來車輛信息,小區出口進行輪班值守,并在村莊、小區出入口設置防護欄,為居民的生命安全建起保護墻,堅決做到“外防輸入”。
協助摸排,內防擴散。全市黨員志愿者們自發的當起村居工作人員的“眼睛”和“耳朵”,成立黨員志愿者先鋒突擊隊,協助村居干部對轄區內的湖北返鄉人員開展上門入戶的登記走訪,及時梳理上報相關信息,在村莊和小區內開展不間斷巡邏,對人員聚集和外出人員未帶口罩等行為,及時進行勸導疏散,每日定時對小區樓道、村莊道路等進行消毒,堅決做到“內防擴散”。
事無巨細,織起物資保障網
幫忙采購,守望相助。鏡湖區志愿者化身“代購員”,為周邊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采購蔬菜、生活用品等生活必需品,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與群眾共度疫情難關。無為市昆山鎮黨員志愿者鮑勝軍,也是雙河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負責人,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堅持走村入戶,對他包片的150戶村民挨家挨戶耐心進行疫情防控宣傳,24小時全天侯“服務”。武漢返鄉群眾需在家自我隔離,不能出門,購物難是個頭疼的問題,鮑勝軍每天或是上門登記或是電話詢問他們日常所需,一一記下,隨后按照村民所需物品“清單”照單采購。“鮑代購”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村民的信任,成為了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
捐款捐物,愛心馳援。小溫情,聚大愛。隨著抗擊疫情“戰斗”進入相持階段,防疫物資短缺問題愈發突出。全市多個志愿者團體千方百計籌措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資,自發捐款捐物,助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安徽工程大學團百花志愿服務隊開展愛心募捐活動,募捐總額超10萬元,參與募捐人數近5千人。
危機干預,織起心理健康網
24小時咨詢熱線不間斷。疫情當前,為有效守護人民群眾特別是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的心理健康,蕪湖市屬地醫療衛生機構、高等院校、社會組織迅速行動,成立了多支由精神科醫師、護士、心理咨詢師(診療師)、社區工作者組成的心理危機干預志愿服務隊伍,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并依托蕪湖市第四人民醫院心理援助熱線、12355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熱線,開展24小時心理咨詢線上服務。
一對一包保重疏導。針對摸排梳理出的有心理咨詢服務需求的居家觀察對象除通過心理援助熱線提供服務,同時通過指定心理咨詢師包保服務的方式,一對一定時開展心理疏導工作。此外,心理危機干預志愿者每天做好居家觀察對象的電話回訪工作,做好信息宣傳并積極送上生活物資以解決其生活所需,讓居家觀察對象感覺有人關心、有人陪伴,幫助緩解其心理壓力,順利度過隔離觀察的艱難時刻。
陳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