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當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進入嚴峻的關鍵時期,堅守在抗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十分辛苦。在寧洛高速三界進出口的檢查點一側,一個臨時灶臺引起過往行人的關注,正是這個不起眼的灶臺,改善了一線抗疫人員的伙食,大家稱它為“溫馨灶臺”。
據了解,1月25日起,明光市交通運輸系統組織150余人成立14個工作組,火速奔赴境內高速公路明光東出入口、服務區和104國道等國、省、市、縣際交界處,設立14個公路沿線檢疫卡口,24小時全天候開展過境人員體溫監測和車輛檢查,在疫情防控第一時間,打響了該市交通系統全面防控新冠病毒疫情蔓延的阻擊戰。
臨近中午時分,檢查點負責人汪龍慶安排好工作,趁午間車流稀少時抽身來到灶臺邊,原來他要生火做飯了。只見他麻利地從塑料袋變戲法式地取出收拾干凈的草魚,或者一袋剁成塊的雞肉。檢查點地處野外,樹林里的干柴一劃拉就是一抱,全是干松樹枝,一點火就著。取出事先從家里帶來的姜、蒜、油、鹽,還有八角等一應香料,在棚屋的案板上一通切剁,一盤“大菜”就下鍋了。
不一會兒,隨著裊裊升起炊煙,純香四溢的菜香在空曠的田野中擴散和彌漫,看著檢查點工作人員輪流有滋有味地吃著“一鍋熟”的菜,贊不絕口,汪龍慶笑了。
原來,抗疫一線本就辛苦,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一線工作人員疲憊狀態逐漸顯露,特別是吃不好飯嚴重影響檢查點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汪龍慶便想到了這個“妙招”。
汪龍慶說:“看目前情況,疫情防控工作也不會這么三兩天就結束,但檢查點工作人員吃不好飯肯定影響工作,我就想著法為大家改善伙食。”他趁休息時間,到就近的三界街上轉了一圈,買來了桶式灶臺,還趁著值守的空隙義務撿拾干柴,把從家里帶來過年所備的年貨,供同伴品嘗,受到一致好評。
朱德滿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素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