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省政協委員、安徽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闞顯照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倫理委員會建設的起步較晚,我省應盡快成立“安徽省科技倫理委員會”機構。
闞顯照認為,我省非醫療機構的“生物醫學倫理委員會”建設緩慢,高校及研究院所生物醫學倫理委員會建設的現狀完全不能滿足科研工作快速發展的需求。“目前我省只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等少部分高校成立了生物醫學倫理委員會。這些已成立的高校倫理委員會在人員組成、審查方式、審查內容、監督管理等方面規范性遠遠不夠。”
此外,闞顯照提出,我省非人類動物研究中的倫理問題重視度不夠。“目前,我省醫療機構醫學倫理委員會只能對涉及人的生物醫學研究倫理進行審查,而對非人動物的科學研究卻無資質審查。”闞顯照提出,我省還缺乏有效的科技倫理監督管理機制。
“安徽省應該盡快成立‘安徽省科技倫理委員會’機構。”闞顯照表示,建議由省發改委立項,由省衛健委牽頭,聯合省科技廳、省教育廳、各有關高校,成立此機構。省科技倫理委員會將會有更廣闊的領域覆蓋,且可以設立一些下屬的分委會,覆蓋更多的科技領域,比如醫學、生物技術、環境等。
此外,闞顯照提出,建議加大對非人類動物研究中的倫理問題進行管理。“各高校及醫療機構在涉及非人類動物科學研究時,要嚴格遵守倫理規定,提前進行審報。”闞顯照說,委員會的人員組成要有代表性,如科技倫理委員會的委員應當從醫學、生物學、倫理學、法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專家和非本機構的社會人士中遴選。同時還要建立科技倫理審查結果互認制度。
趙琳 周方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 項磊 劉旸 葉曉 姚一鳴 韓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