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代表委員接受集體訪談。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 月14 日晚上,安徽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安徽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代表委員“面對面”第二場集中采訪在合肥舉行。省人大代表張荔、謝瓊,省政協委員袁維海、徐亞平與媒體面對面交流,就大家關心的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帶來的機遇、推動“放改服”改革縱向發展、解決醫養結合供需矛盾、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省人大代表張荔: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為海外僑胞帶來投資契機
“ 縱觀整個長三角地區,尤其是浙江、江蘇、安徽這三個省份,僑胞的數量排在全國前十位,就自己省份人口占比來說,相當于100 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是僑胞,這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張荔認為,長三角地區的僑胞經濟體量非常龐大,例如浙籍僑商的經濟體量達到7000億的資產。
此外,張荔認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后,為海外僑胞帶來了投資契機。“一體化的政策勢必會促使更多新興項目落地。”張荔介紹,安徽地大物博,有豐富的資源,經濟飽和度對投資來說契機非常大。
張荔表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上升至國家戰略后除了帶來機遇,也帶來挑戰,建議我省要加強力度預防危機。“例如在人才引進政策上,要考慮到跟當地居民的利益平等化,不要偏頗某一方,這樣讓大家能共享到長三角一體化帶來的紅利,也更能夠留住本身就已經引進過來的人才,同時也能吸引人才過來。”張荔說。
省政協委員袁維海: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省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省級行政權力事項和省級審批事項保持全國最少,這一全國之最的背后我省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推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展?省政協委員袁維海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治理體系,還要求實行政府的全程清單制度,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這就是所謂的“放管服”改革。
“安徽省從2017 年11 月1 日就把我們省政府服務全部上線,實現了五級全覆蓋。”袁維海說,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安徽這幾年來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動態調整權責清單,而且實現了省級行政權力事項、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全國最少。同時安徽省政府的透明度指數全國最高,這一切都得益于放管服改革。“現在省里把政府服務真正實現了三個一,即只上一次網、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現在老百姓辦事,82%的個人事項都可放在網上辦,這一切得益于‘放管服’改革。”袁維海說。
袁維海認為,為了更好地推進“放管服”改革,應該從三個方面著重把握。“第一,放是前提。放不是放任,我們知道有所不為才能更好地有所為。要不折不扣地放,該放的全部放開。”袁維海表示第二是管要管好。他認為簡政放權目的在于為人民服務,我省要避免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困惑,建立社會參與監管的運作模式,通過政府部門、委托監管、培育第三方專業監管機構這樣的方式來把市場行為監管好。
此外,袁維海建議,我省要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簡政放權結合,直切主題。要實現政府監管體系的要求,要提出堅持一切行政機關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目的是要建設人民滿意的政府,通過“放管服”三管齊下才能做到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省人大代表謝瓊:醫養結合政策效果很好 希望在全省更多地區實施
人口老齡化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醫養資源整合和統一,加大信息平臺的建設,并大力發展智慧養老。作為長期扎根在養老服務一線的代表,省人大代表謝瓊介紹稱,2016 年合肥市出臺了醫養結合政策,包括護理院保險政策,把護理納入到醫保定點資格的機構,解決了不少養老問題。
“有了這個政策后,參加合肥市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保險并患有八大類疾病的失能、失智老人,到取得護理院資質、醫保定點資質的護理院就醫,可以享受每天80 元和40 元的醫療補助。”謝瓊認為,合肥市區實施該政策后,住在養老院的失能、失智老人醫療問題解決不少,也解決了老人和子女的經濟負擔和護理負擔。
此外,該項政策還節約了醫保資金,提高了養老機構的護理質量。謝瓊認為,雖然護理院保險政策很好,但目前全省只有合肥市區實行了該項政策,所以她提出建議,希望政府能加快推進護理院醫保政策、定點政策在全省更多地區落地實施。
謝瓊還提出建立特困失能老人長期護理津貼補助,“真正需要解決養老的是因病、因殘、因獨又失能的老年人,還有市區內和農村沒有退休工資的失能老人,這方面是政府目前沒有關注到的。”謝瓊提出,建議我省能建立特困老人補貼制度,并成立評估機制。
省政協委員徐亞平: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2020 年,按照政府工作報告如何進一步做好安徽的經濟增長?如何釋放安徽經濟高增長的潛力?省政協委員徐亞平認為,2020 年,安徽要把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這兩個方面工作做好,進一步推動安徽經濟高質量增長。
此外,徐亞平建議,在企業的微觀層面,一方面要進一步推動國企、國資改革,讓國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和引領方面能夠發揮更大作用。另一方面,建議我省也要做好民營企業的發展工作,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我認為企業發展離不開金融的支持,從2020 年來說,安徽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同樣需要進一步做好精準服務實體經濟增長。”徐亞平表示,從經濟發展來說,我省一定要利用好國家發展戰略,更好地融入到長三角一體化,推動安徽經濟發展。徐亞平表示,未來安徽需要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來推動經濟快速向前。
“現在我們國家三大攻堅戰里面的‘防風險’非常重要,這與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個目標是內在統一的,在短期內也需要掌握好一個平衡。例如穩增長與調結構,我們既要做好穩增長的工作,也要把握好穩增長的宏觀調控節奏和力度。”徐亞平表示,我省在促進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把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內在統一。“我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要掌握好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這三者之間的平衡,我相信,2020 年安徽經濟高質量發展一定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徐亞平說。
趙琳 周方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 項磊 劉旸 葉曉 姚一鳴 韓誠/文 王從啟/圖
請輸入驗證碼